时间: 2025-05-10 09:0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6:44
满江红 其三 与史远公谈往事,因忆范龙仙、沈康生诸公,二叠前韵
作者:董元恺 〔清代〕
臣罪当诛,曾负累丝毫难出。
今已矣文深胥吏,网罗尤密。
百万总由铢黍积,钱刀争胜如椽笔。
算书生原不悔封侯,监门匹。
茂才举,胶投漆。
渭阳遇,云披日。
奈投臣有枣,报君无粟。
醉里尚寻玄石酒,相期便访刘商术。
问青天公等致身时,将何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及对当下局势的感慨。
我因罪行应当被处死,曾经受到的牵连让人难以逃脱。
如今文官与吏员权势深厚,网络更加紧密。
一百万的财富只因细小的谷物积累,刀剑争胜如同大笔书写。
书生本不悔于封侯,但监门者却是我的对手。
人才举荐,如同胶水粘连;
渭阳相遇,如同云雾中透出阳光。
然而,投降者虽有丰盈的果实,回报君主却是无米可用。
醉酒中还在寻觅玄石酒,约定去拜访刘商的术士。
问青天公等,身处何时,使用何种技艺呢?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赋,诗风豪放。生活于动荡的时代,常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与政治见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官德衰败、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以回忆往事为引子,抒发对当时局势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满江红》带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在怀念往事时,展现了对当下政治的深刻反思。全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引申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表达了对权臣的控诉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臣罪当诛”的开篇一句,直指自身的处境,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愤,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后续对“铢黍积”的描述,寓意着财富的积累往往来自于微小的事物,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贫乏的矛盾。此外,作者通过对比“有枣”的投降者与“无粟”的君主,进一步揭示出对政治忠诚的思考与困惑。整首诗情感浓烈,既有对往事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批判,展现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怀旧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下政治腐败的失望,反映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历史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臣罪当诛”指的是:
A. 诗人对自身错误的反思
B. 诗人对他人的控诉
C. 诗人对国家的忠诚
“百万总由铢黍积”中“铢黍”意指:
A. 大米
B. 细小的谷物
C. 财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