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39
作者: 李端 〔唐代〕
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
何事残阳里,栽松欲待阴。
虽然路过老人的院子,却无法理解老人的心情。
为何在夕阳西下时,种松树是为了等待阴凉呢?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老人的行为,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与不易理解的内心情感。
作者介绍: 李端,字君皓,唐代诗人,少有名声,因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擅长于细腻的情感刻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借助邻居栽松的行为,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蕴,传达了对人心难解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反思。诗人虽然路过老人的宅子,却没有理解老人的心思,这种无奈的情感在“虽过”二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接着,诗人通过对老人的行为的描绘,提出了“何事残阳里,栽松欲待阴”的问题,令人深思。在夕阳西下的时刻,种下松树意味着对未来的期待,松树的成长也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诗中表现出一种对老人的敬畏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让人不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和目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以及对生命、时间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下生命的珍惜。
诗词测试:
李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栽松”意指什么?
诗人表示对老人的心情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