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8:30
献策不得意,驰车东出秦。
暮年千里客,落日万家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郭良辅未能中举、失意而归的惋惜。诗中提到,郭良辅献策却未能得到重用,骑车离开秦地。暮年的游子远行千里,落日时分,万家灯火辉煌,似乎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李端(约公元790年-834年),字君贞,号云鹤,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南部。李端以五言和七言诗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风格清新典雅。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完善的时期,郭良辅可能是一位饱含才华却未能中举的士人。诗人在诗中对他表示关心和慰问,同时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功名的渴望与失落。
李端的《送郭良辅下第东归》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朋友郭良辅的惋惜与关怀。开头的“献策不得意”,直接点明了郭的失意,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接下来的“驰车东出秦”,则展现了郭良辅急于归乡的心情,似乎是对科举失利后的惆怅心境的直白描绘。
在“暮年千里客”一句中,李端用“千里客”形象地描绘了郭良辅的漂泊生涯,增添了一层人生的苍凉感。此句不仅表现了郭的身份,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一句“落日万家春”,用落日的意象与万家灯火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归乡的温暖,既有人生的悲凉,又有生活的希望,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朋友的关怀,也反映了士人在科举道路上的艰辛与无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朋友郭良辅失意的惋惜以及对归乡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李端的《送郭良辅下第东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暮年”指的是哪个阶段?
A. 青年
B. 中年
C. 老年
“落日万家春”中的“落日”象征什么?
A. 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答案: 1.B 2.C 3.B
在这两首诗中,李端的作品以个人情感出发,更加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友人的关怀,而王之涣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宏大背景。
如需进一步学习和探索,请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