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2:53
溢觞初引一泓泉,
流出蛟龙万丈渊。
从古精诚能破石,
薰天事业不贪钱。
腐儒封拜称诗伯,
上策屯耕在现田。
巨海茫茫终得岸,
谁言精卫憾难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借着初引的泉水,象征着智慧与灵感,流出深不可测的洞察。诗人在赞美古代的真诚与毅力能够突破一切困难,并指出真正的追求事业不在于金钱的贪欲。诗中提到的腐儒虽然被封赏和尊称为“诗伯”,但真正的成功在于脚踏实地的耕作。面对无边的大海,终究会找到归宿,谁说精卫鸟的愿望就无法实现呢?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曾国藩以其治国理政的能力和镇压太平天国的军事才能而著称,被誉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的诗词多以忠诚、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为主题,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曾国藩在任期间,反映了他对人生、事业和理想的思考。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曾国藩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改变现状,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曾国藩的《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以一种深沉而严谨的笔调,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泉水的汩汩流淌,引出深邃的思想,象征着心灵的启迪与智慧的流动。接着,他强调了真诚与努力的重要性,指出古人以真诚之心可以突破一切困难,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尤为珍贵。
在对比“腐儒”的无能与“上策屯耕”的务实之间,诗人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这不仅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更表达了他对实际行动的重视。最后,通过“巨海茫茫”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腐儒”的特点是什么?
A. 精明能干
B. 只会抄书
C. 实事求是
D. 追求金钱
“巨海茫茫终得岸”中“岸”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理想的实现
C. 社会地位
D. 学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