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31
原文展示:
太师宅 杨维桢 〔元代〕
前朝太史宅,基撤万民庐。 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 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 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 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光妓列秦赵,佐酒吹笙竽。 历年未五十,一抔不枝梧。 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 道旁甲第子,过马一踟蹰。
白话文翻译:
前朝的太史官邸,地基撤除了万民的房屋。 太师离开后,这宅邸现在怎么样了? 赤裸的土地上什么都没有,庭院里只有八九棵树。 怀念那权势滔天的日子,门前聚集着卿大夫。 肥壮的马在东边的马厩,肥美的羊从厨房出来。 光鲜的妓女排列着,为酒宴吹奏笙竽。 经历的年岁未满五十,一抔黄土无法支撑。 歌声笑声不再于此,后悔没有将桑树作为门枢。 路旁的豪门子弟,骑马经过时犹豫不决。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多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杨维桢晚年所作,通过对太师宅邸的衰败描写,反映了元代末年社会的动荡和权臣的兴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师宅邸的今昔对比,展现了权势的兴衰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描绘了宅邸的荒凉,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表达了对过去权势的怀念。“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则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悔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宅邸的描写,折射出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比较与延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