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史三绝

《读史三绝》

时间: 2025-04-26 06:37:50

诗句

黄门常侍祷明堂,窦武陈蕃横被殃。

料得天公方睡着,不应受嘱变官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50

原文展示:

黄门常侍祷明堂,
窦武陈蕃横被殃。
料得天公方睡着,不应受嘱变官方。

白话文翻译:

黄门侍郎在明堂中祈祷,窦武和陈蕃因此遭受祸殃。
想必天公此时正在酣睡,不该受人之托而改变天命。

注释:

  • 黄门常侍:指的是在朝廷中负责礼仪和祈祷的官员。
  • 明堂:古代用来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 窦武、陈蕃:历史人物,窦武是汉朝的权臣,陈蕃也是汉朝的名士,他们都在权力斗争中遭受了不幸。
  • 料得:想必,推测。
  • 天公:指天命或上天的意志。
  • 变官方:改变原有的命令或决策。

典故解析:

  • 窦武、陈蕃的遭遇可追溯到《史记》和《汉书》,两人因权臣之争而蒙冤。
  • 明堂祈祷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古人相信祈祷能够影响天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子恺,号青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时局的反思时刻,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对权力与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读史三绝》通过对历史人物窦武和陈蕃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权力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提到“黄门常侍祷明堂”,暗示了古代士人的虔诚与对权力的渴望,但随之而来的“窦武陈蕃横被殃”,则揭示了这种渴望可能带来的悲剧。这种转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讽刺与警示的意味,显示出历史的残酷与无情。

诗中“料得天公方睡着”的意象,象征着上天的冷漠与无动于衷,暗示祈祷与天命之间的无奈对立。最后一句“不应受嘱变官方”,则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权力的游戏中,常常是无辜者遭受连累。

整首诗在简练中蕴含深意,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命运的无奈叹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门常侍祷明堂:描绘了官员在祭祀场所虔诚祈祷的场景,暗示对权力与天命的依赖。
  2. 窦武陈蕃横被殃:指出历史上因权力斗争而遭受冤屈的典型例子,展现权力游戏的残酷。
  3. 料得天公方睡着:表达对上天的无奈,强调天命的不可预测。
  4. 不应受嘱变官方:警示人们在权力与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门常侍”和“窦武陈蕃”,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用“天公”隐喻命运的无情。
  • 反讽:通过对祈祷的描绘,讽刺其无效。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历史和权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们在历史的洪流中,面对命运与选择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堂: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结合,反映古代士人的政治理想。
  • 天公:象征命运与无情,反映对不可知未来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门常侍在明堂中祈祷,主要是为了____。

    • A. 求取官职
    • B. 祈求天命
    • C. 祭祀祖先
    • D. 增加财富
  2. 窦武和陈蕃的遭遇主要反映了____。

    • A. 权力的争斗
    • B. 个人的荣耀
    • C. 家族的传承
    • D. 文化的兴盛
  3. 诗中“天公”象征的是____。

    • A. 古代神明
    • B. 权力的象征
    • C. 命运与无情
    • D. 人们的信仰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读史三绝》与杜甫的《春望》,二者都反映了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国破家亡的沉痛,而洪咨夔则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与警示。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汉书》与《史记》相关章节。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 其十 子夜四时歌 其七 子夜四时歌 其六 子夜四时歌五首 子夜四时歌 冬歌 四 子夜四时歌 冬歌 三 子夜四时歌 冬歌 二 子夜四时歌 子夜四时歌 其二 子夜四时歌 其四 冬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五鬼闹判 爻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断脰决腹 谦降 迎宵 私字儿的字 变古易常 挂冠而归 至字旁的字 拔类超群 包含巨的成语 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漫不经意 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野放 斗絶一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