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荆门道怀古

《荆门道怀古》

时间: 2025-04-30 21:43:06

诗句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

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3:06

原文展示:

南国山川旧帝畿,
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
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
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
咸阳终日苦思归。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山川依旧是昔日帝王的领地,
宋代的台榭和梁馆仍然依稀可见。
古道上马嘶声响,行人纷纷歇脚,
空城中麦田摇曳,野雉在空中飞翔。
风吹落的树叶填满了宫井,
火焰燃烧荒陵,化作宝衣。
即使有词臣庾开府,
咸阳的那些人终日苦苦思念归来。

注释: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特别是指长江流域。
  • 旧帝畿:旧时帝王的都城,意指历史的兴衰。
  • 宋台梁馆:指南宋的台榭和梁馆,象征往日繁华。
  • 马嘶古道:古道上马匹的嘶鸣声,描绘出行人的情景。
  • 麦秀:麦田生长旺盛,形象地描绘了农村的景象。
  • 空城:指无人居住的城市,暗示荒凉。
  • 野雉:野生的雉鸟,象征自然生机。
  • 宫井:宫殿的井,原本与繁华相连,今已枯竭。
  • 徒使:只要,强调无奈和遗憾。

典故解析:

  • 庾开府:庾信,字季才,曾任开府的词臣,因其才华而被提及,反衬了如今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骈文等多种文体而闻名,风格多样,尤其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

《荆门道怀古》作于唐代,诗人身处的时代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借古道之景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当时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荆门道怀古》是一首感怀古人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南国的山川与历史遗迹,引发对往昔帝王的追忆。在首联中,诗人以“南国山川旧帝畿”开篇,迅速引入历史背景,体现了南方曾经的繁华。接着,描写宋台梁馆的依稀可见,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文明衰落的伤感。

中间部分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来对比古道上的人们和荒凉的城市,展现了人世的无常。古道上马嘶声声,行人歇脚,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寂寞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麦秀空城野雉飞”,则通过描写乡村的自然美景,映衬出城市的荒凉与冷清。

最后,诗人以“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作结,表达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庾信的提及,不仅是对文学的敬仰,更是对政治环境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深邃且富有哲理,显示出刘禹锡对历史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国山川旧帝畿:南方的山水依旧是昔日帝王的领地,暗示历史的悠久与遗址的沧桑。
  2. 宋台梁馆尚依稀:宋代的台榭和梁馆仍然可以模糊看到,表现出历史的残存与繁华的衰退。
  3. 马嘶古道行人歇:古道上,马匹嘶鸣,行人停下休息,生动描绘出旅行的场景。
  4. 麦秀空城野雉飞:随着麦秆的摇曳,空城中野雉飞舞,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城市的荒凉。
  5. 风吹落叶填宫井:风将落叶吹入宫井,暗示昔日的繁华如今已无踪影。
  6. 火入荒陵化宝衣:火焰燃烧荒陵,将昔日的宝物化为灰烬,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消逝。
  7. 徒使词臣庾开府:即使有庾信这样的才子,仍无法改变现状,流露出诗人的无奈。
  8. 咸阳终日苦思归:咸阳的词臣们整日思念家乡,表达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今的对比,强调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沧桑。
  • 拟人:如“风吹落叶”,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化的情感。
  • 象征:以“空城”、“荒陵”象征历史的衰败与个人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历史与自然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积淀。
  • 古道:承载着历史的轨迹与人们的往来。
  • 空城:代表着历史的遗迹与现实的荒凉。
  • 麦田: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生活的希望。
  • 野雉:反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荆门道怀古》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王维
    B. 白居易
    C. 刘禹锡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庾开府是指谁? A. 一位将军
    B. 一位词臣
    C. 一位诗人
    D. 一位皇帝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名声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哲思。
  • 《春望》:杜甫的诗作,也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名篇,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刘禹锡的《荆门道怀古》同样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 《夜泊牛津》:王维的作品,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各自历史背景下对故乡、历史的不同表现,反映出唐代诗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刘禹锡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战城南 九日登花马池城 九日登长城关楼 北归至广州寄惠州故人 游使君诸子歌 赠谭微之 冬雷行 采藤曲效王建体 取水行 诉衷情(旅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紫千红 彻身 包含哺的词语有哪些 东胡 爽然若失 山珍海胥 同字框的字 十字旁的字 学务 水字旁的字 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绰异 诒托 酒醉酒解 龙蟠凤逸 支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