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8:48
浪迹随方寄,穷途触事谙。
雨逢春甲子,江满地东南。
客鬓霜前落,诗情酒外酣。
上方愁独往,藜杖许同参。
我在各地漂泊,寄托我的情感,
在穷途末路时,身边的事物我都熟悉。
春天的甲子年里,雨水频繁,
江水涨满了东南的土地。
游子的鬓发在霜中渐渐变白,
酒杯外的诗情令人陶醉。
心中愁苦,只能独自前往,
但我希望有藜杖相伴,共同前行。
“藜杖”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象征隐士或穷游者的意象,表示一种不依赖他人的独立与自我支撑的精神。
李弥逊(约1085年-后1129年),字子美,号青溪,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风格清新、意境幽远而受到后世推崇。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多雨的时节,诗人因久雨而无法出游,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对自由的渴望。
李弥逊的《久雨阻游昭亭有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游子在久雨之后面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愁苦的复杂心理。诗开篇即以“浪迹随方寄”引入,表现了游子的漂泊和无奈,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接着通过“雨逢春甲子,江满地东南”描绘了春雨滋润江南的美丽画面,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客鬓霜前落”一句,写得尤为动人,游子在岁月的侵蚀下,鬓发渐白,象征着时间的不留情面。接下来“诗情酒外酣”则揭示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作诗来解愁的方式,展现出一种虽沉重但依旧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上方愁独往,藜杖许同参”,既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也渴望有伴同行,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浪迹随方寄”中的“浪迹”指的是什么?
A. 漂泊
B. 安定
C. 游玩
诗中提到的“藜杖”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伴侣
C. 孤独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
A. 对自然的赞美
B. 游子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C. 对历史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