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5:51
白雾苍烟昼不分,
竹风梢雨乱纷纷。
杖藜来往成何事,
添我胸中一壑云。
白色的雾气和苍茫的烟雾让白昼变得模糊不清,
竹林间的风吹动着雨,纷乱而来。
我拄着拐杖来来往往,究竟是在做些什么呢?
这只让我心中增加了一片苍茫的云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杖藜”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示老年或疾病,作者可能在此暗指自己身体的虚弱,借此引出内心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弥逊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出山》创作于李弥逊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在隐居期间,他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个人的处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人生的思索。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朦胧的白昼,白雾和苍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种氛围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接下来的两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拄着拐杖的他在山中徘徊,不禁发问“成何事”,体现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孤独而沉思的,诗人在自然中与自我对话,试图寻求解答。诗中的意象,如“白雾”、“竹风”、“一壑云”等,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富含哲理,给人以深思的空间。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的手法,体现了李弥逊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迷茫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拐杖
C. 一种乐器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迷茫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弥逊的《出山》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感受,但李弥逊更强调内心的迷茫,而王维则突出宁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