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22
咏柳
作者: 韩偓 〔唐代〕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这首诗写柳树在风雨中无力地垂下枝条,仿佛是为了向人依靠。诗人借用“玉纤”来形容细柳枝,暗示其柔弱而美丽,像是观音菩萨手中那样的优雅。
作者介绍:韩偓(约768-824),字季才,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晚年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是花草树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关注和描写兴起的时期。唐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描写柳树的柔弱,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
《咏柳》以柳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柳树在风雨中脆弱的姿态,传达出一种柔美而忧伤的情感。诗的开头“褭雨拖风不自持”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动荡的自然环境,柳树在风雨中摇曳,似乎在无助地向人倾诉。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柳树的外在形态,也隐喻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接下来的“全身无力向人垂”进一步强调了柳树的疲惫和无助,令人不禁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无奈与艰辛。诗中提到的“玉纤”一词,既是对柳枝的形容,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一句“便似观音手里时”则是将柳树的柔美与观音菩萨的仁慈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柳树的柔弱象征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美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成功地将自然与人文情怀相融合,使得这首《咏柳》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柳树的柔弱,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褭雨拖风”是指什么状态?
a) 柳树的坚强
b) 柳树的柔弱
c) 柳树的生长
“玉纤”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a) 柳树的根
b) 柳树的枝条
c) 柳树的叶子
诗中提到的“观音”象征了什么?
a) 权力
b) 美丽
c) 慈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