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为方厓画山就题

《为方厓画山就题》

时间: 2025-07-27 14:57:13

诗句

摩诘画山时,见山不见画。

松雪自缠络,飞鸟亦闲暇。

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

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

为问方厓师,孰假孰为真?

墨池挹涓滴,寓我无边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57:13

原文展示:

为方厓画山就题 倪瓒 〔元代〕 摩诘画山时,见山不见画。 松雪自缠络,飞鸟亦闲暇。 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 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 为问方厓师,孰假孰为真? 墨池挹涓滴,寓我无边春。

白话文翻译:

当摩诘绘画山川时,他看到的是山而不是画。 松树上的雪自然地缠绕,飞鸟也显得悠闲自在。 我最初学习绘画时,看到的一切都像是画。 无论是郊外行走还是城市游览,所见之物都归入我的画箱。 我问方厓师父,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实的? 墨池中的点滴墨水,寄托了我无限的春意。

注释:

  • 摩诘: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以山水画著称。
  • 缠络:缠绕。
  • 画笥:存放画作的箱子。
  • 墨池:指砚台,这里比喻绘画的创作过程。
  • 挹:汲取。
  • 寓: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画风清逸,尤擅长山水,诗作亦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隐逸之情。此诗反映了倪瓒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以及他对自然与艺术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倪瓒为方厓的画作题诗,表达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真伪的探讨。

诗歌鉴赏:

倪瓒的这首诗通过对绘画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中,“摩诘画山时,见山不见画”一句,表明了艺术家在创作时应专注于自然本身,而非仅仅是画面的表现。这种超脱于形式的艺术追求,体现了倪瓒对自然美的纯粹追求。后文通过对比自己初学绘画时的感受,进一步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对真实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艺术家对自然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摩诘画山时,见山不见画。”:王维在画山时,专注于山本身的美,而不是画作的形式。
  2. “松雪自缠络,飞鸟亦闲暇。”:自然中的松树和雪,飞鸟的悠闲,都是自然美的体现。
  3. “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作者初学绘画时,看到的一切都像是画。
  4. “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无论是郊外还是城市,所见之物都成为他的画作素材。
  5. “为问方厓师,孰假孰为真?”:作者问方厓师父,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实的。
  6. “墨池挹涓滴,寓我无边春。”:墨池中的点滴墨水,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春意和创作激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墨池挹涓滴”比喻绘画的创作过程。
  • 拟人:“松雪自缠络”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为特征。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对真实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表达了艺术家对自然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山、松雪、飞鸟、墨池。
  • 详细解释:山代表自然之美,松雪和飞鸟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悠闲,墨池则象征着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摩诘”是指哪位唐代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答案:B

  2. “墨池挹涓滴”中的“挹”是什么意思? A. 汲取 B. 抛弃 C. 观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倪瓒的这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元代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费华文挽诗二首 叙州弟挽诗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叙州弟挽诗 和蒋成甫见贻生日韵 其一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山堂旷望 满江红(和虞土胥·惠生日) 赠画工王三锡传神 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恃强争霸 彑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投畀有北 云飞烟灭 胶漆 利落 天寒地冻 赌誓发愿 桥孔 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狠的词语有哪些 急救包 髟字旁的字 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避之若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