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6:52
忆昔与胡子,戏娱西城幽。
放斥仆与马,独身步田畴。
牛竖歌我旁,听之为久留。
一接田父语,叹之胜王侯。
追逐恨不恣,暮归辄怀愁。
顾常轻千乘,只愿足一丘。
子时怪我少,好此寂寞游。
笙箕不入耳,又不甘醪羞。
那知抱孤伤,罢顿不能遒。
世味已鲜少,但余野心稠。
乖离今十年,班发满我头。
昔兴亦略尽,食眠常百忧。
每逢佳山水,欲往辄复休。
方壮遂如此,况乃高春秋。
我回想起往昔与朋友胡子的日子,曾在西城的幽静之处嬉戏玩耍。 我放弃了仆人和马车,独自一人漫步在田间地头。 牛在我身边鸣叫,听着歌声让我留连忘返。 一次与农夫的交谈,让我感到他的生活比王侯还要富足。 我追逐梦想却感到无奈,傍晚归家时总是心中惆怅。 纵然我曾轻视千乘万骑,也只愿拥有一块田地。 子时的我奇怪我为何如此,偏爱这种孤独的游玩。 笙箫的乐声不再入耳,而我又不愿屈就于世俗的饮宴。 谁能理解我心中的孤独与伤痛,停下来却又不能写作。 生活的味道已然淡薄,只剩下心中的野性与追求。 离开了十年,头发已然斑白。 过去的兴致也几乎消逝,吃饭和睡觉常常伴随着烦忧。 每当遇到美丽的山水,想去游玩却又总是停住。 如今正值壮年,何况年岁已高。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以振兴国家,主张改革,文风清新典雅,兼具哲理和政治思考。
本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随着政治生涯的浮沉,他对享乐与安逸的追求逐渐淡薄,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
《有感》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王安石通过回忆过去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王安石以“忆昔”开始,强调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在与田父的交流中,他体悟到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权势和金钱,而是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和真诚的交流。诗中的意象,如“牛竖歌”,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追逐恨不恣,暮归辄怀愁”则道出了他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王安石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艺术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权势和物质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回忆过去,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孤独,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权贵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商人生活
D. 旅行生活
诗中提到的“牛竖歌”象征着什么?
A. 富贵生活
B. 田园的宁静
C. 社会的繁华
D. 战争的悲哀
王安石对世味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D. 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