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上元后闲作五首

《自上元后闲作五首》

时间: 2025-05-03 21:43:27

诗句

面冷春霜拂瓦干,晓风吹雨冻阑干。

柳梢黄弱梅苞破,更放东君几日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27

原文展示:

自上元后闲作五首 张耒 〔宋代〕 面冷春霜拂瓦干,晓风吹雨冻阑干。 柳梢黄弱梅苞破,更放东君几日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天的霜冷冷地拂过干燥的瓦片,清晨的风吹着雨,使栏杆结冰。柳树梢头黄叶稀疏,梅花苞蕾刚刚破裂,春天的主宰还要忍受几日的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面冷:形容霜的寒冷。
  • 春霜:春天的霜。
  • 拂瓦干:霜轻轻地拂过干燥的瓦片。
  • 晓风:清晨的风。
  • 冻阑干:使栏杆结冰。
  • 柳梢:柳树的梢头。
  • 黄弱:形容柳叶稀疏、颜色淡黄。
  • 梅苞破:梅花苞蕾刚刚破裂。
  • 东君:指春天的主宰,即春神。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上元节后闲暇时所作,通过描绘春天的寒冷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对寒冷的忍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寒冷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中“面冷春霜拂瓦干”一句,用“面冷”形容春霜的寒冷,形象生动。“晓风吹雨冻阑干”则进一步以清晨的风雨和栏杆结冰的景象,加深了寒冷的氛围。后两句“柳梢黄弱梅苞破,更放东君几日寒”,通过对柳树和梅花的描绘,暗示了春天的脚步已近,但春神还需忍受几日的寒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寒冷的忍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面冷春霜拂瓦干:用“面冷”形容春霜的寒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霜冷冷地拂过干燥的瓦片。
  2. 晓风吹雨冻阑干:清晨的风吹着雨,使栏杆结冰,加深了寒冷的氛围。
  3. 柳梢黄弱梅苞破:柳树梢头黄叶稀疏,梅花苞蕾刚刚破裂,暗示了春天的脚步已近。
  4. 更放东君几日寒:春天的主宰还需忍受几日的寒冷,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寒冷的忍耐。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霜、晓风等自然现象拟人化,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比喻:用“面冷”比喻春霜的寒冷,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寒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寒冷的忍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霜:春天的霜,象征寒冷。
  • 晓风:清晨的风,象征清晨的寒冷。
  • 柳梢黄弱:柳树梢头黄叶稀疏,象征春天的到来。
  • 梅苞破:梅花苞蕾刚刚破裂,象征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面冷春霜拂瓦干”一句,用什么词形容春霜的寒冷? A. 面冷 B. 晓风 C. 柳梢 D. 梅苞 答案:A

  2. 诗中“晓风吹雨冻阑干”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温暖 B. 清晨的寒冷 C. 柳树的繁茂 D. 梅花的盛开 答案:B

  3. 诗中“柳梢黄弱梅苞破”一句,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柳树的衰老 D. 梅花的凋零 答案:B

  4. 诗中“更放东君几日寒”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寒冷的忍耐 C. 对柳树的喜爱 D. 对梅花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描绘云彩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耒《自上元后闲作五首》与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两首诗都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寒冷的描绘,而黄庭坚的诗则更注重对春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详细介绍,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

相关查询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寄柳舍人宗元 秋夜仰怀钱孟二公琴客会 送惠雅法师归玉泉 送道者 送陈商 田将军书院 宿姚少府北斋 旅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学海无边 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骨肉相连 弊衣箪食 巾字旁的字 雕梁绣户 双人旁的字 窃钩窃国 工字旁的字 包含肉的词语有哪些 丐沐 璧日 见字旁的字 豺狐之心 又字旁的字 百卉含英 通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