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2:19
疏篱矮屋无人整,荒他十年佳树。
芍幌烟苗,芦漪夜火,赢得天涯愁句。
宾鸿半去。只剩个飘鸥,老依江渚。
絮被篝灯,玉玲珑馆借廊住。
乡城悬七百里,秋风怜毷氉,归计频误。
踠地杨枝,横波芰叶,又过今秋凉雨。
家贫累苦。便侬在他乡,也悲衰暮。
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乡村图景:疏落的篱笆和矮小的房屋,十年来未曾整理,荒废了美好的树木。烟雾缭绕的芍药,夜晚的芦苇摇曳,带来了无尽的愁苦。鸿雁已飞走一半,只剩下孤零的鸥鸟,依偎在江边。灯光下的絮状物,借着玲珑的廊子栖息。思乡的心情愈发沉重,秋风轻拂,频繁的归乡计划总是落空。杨枝在地上踱步,水波荡漾,秋雨又一次悄然降临。身处异乡,生活贫寒艰辛,心中充满了对衰老与孤独的悲伤。期待着回到柴门,雪檐下听到雀鸟的鸣叫。
姚燮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忧愁的情感色彩。
《齐天乐 并序》创作于作者流亡生涯之时,生活的困顿和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激发了他对流浪生活的深切感慨。
《齐天乐 并序》是一首充满乡情与忧伤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荒凉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开头以“疏篱矮屋无人整”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没有人来打理这片土地,接着提到“荒他十年佳树”,更是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芍药、芦苇等自然意象中,融入了自己的愁苦,似乎每一处景物都在诉说着他的孤独和无奈。
中间部分提及“宾鸿半去”,这个意象不仅描绘了鸿雁的去向,更隐喻了离别和失落,令人感受到思乡的苦楚。最后几句“家贫累苦”,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在他乡,仍然对故乡充满思念,期待着能够回到温暖的家中,听到雀鸟的欢鸣。这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渴望,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愁情结。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困境的反思。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温暖家园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宾鸿”象征什么?
“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