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0:53
瑶花慢
作者: 史承谦 〔清代〕
菊丛香后,枫叶明时,远掉湖边舣。
柁楼晚饭,恰相对七十二峰烟髻。
汀洲如雪,荡诗意白蘋香里。
到六桥秋色迎人,应向酒垆沉醉。
惊心寒桂枯荷,便摇落添愁,也饶清致。
冷波残照,翻输尔看足淡妆西子。
溪山信美,笑我亦梦游曾记。
待明年挂起春帆,趁二月,挑花水。
在菊花芬芳的季节,枫叶红得正好,远处湖边的船只停泊着。
在船楼上吃晚饭,正好对着七十二座峰峦如同烟髻。
湖洲洁白如雪,荡漾着诗意,散发着白蘋的香气。
当我走到六桥,迎接秋色的美丽,应该在酒垆里沉醉。
看到寒冷的桂花与枯萎的荷花,心中不免添愁,却也显得清雅。
冷波中残影映照,让你看见那淡妆的西子(西施)。
溪山确实美丽,笑我曾经也在梦中游历。
待到明年春天再挂起帆船,趁着二月,去挑选花水。
作者介绍:史承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变迁之际,社会环境复杂。诗人通过描绘秋冬之景抒发个人的情感,寄托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瑶花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冬季节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菊花和枫叶的美丽,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柁楼晚饭”,“七十二峰烟髻”等意象,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层次的自然美,令人沉醉。
在描写秋色的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在“惊心寒桂枯荷”一节,透出了对凋零与愁苦的思索。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
最后,诗人以“待明年挂起春帆,趁二月,挑花水”结束,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希冀和期待,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形成了美丽的对比,体现出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冬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的结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瑶花慢》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七十二峰烟髻”中的“七十二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酒垆”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