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9:02
瑶阶草
湘帘卷还下,一阵黄昏雨。
高阁登临,独自无意绪。
故人不见,水遥山远,北来南去。
几曾倩传别语。看如许。
紫苔斑点,绿荷破碎浮萍聚。
正似愁根,鬓丝白尽千万缕。
旧盟记在,粉笺蜀纸,写成的据。
那知又,恁轻误。
瑶阶草
湘帘轻轻卷起,黄昏时分下起了一阵细雨。
我独自登上高阁,心中却无丝毫兴致。
老朋友不再见面,水远山遥,南来北往。
几次让我托人传递别语,又是如此。
紫色的苔藓斑驳,绿荷破碎,浮萍聚集。
这正像我心中的愁苦,鬓发已白,愁绪千丝万缕。
过去的约定依然在,粉色的信笺,蜀地的纸张上写下的证据。
谁曾想到,竟然如此轻易地误会。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擅长咏物抒怀,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汪东对往昔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人际关系淡漠的现实。
《瑶阶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黄昏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黄昏的细雨,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随后诗人独自登高,心中却无意绪,表现出孤独与无奈。故人不见,水遥山远,仿佛人生的离别与无常让人感到无奈。诗中提到的“紫苔斑点,绿荷破碎浮萍聚”,通过自然景物的凋零与聚合,隐喻着人际关系的变迁与情感的纷乱,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愈加深刻。
整首诗的情感通过意象不断深化,愁根如发丝般千丝万缕,体现了思念的深沉与无法释怀。最后的“那知又,恁轻误”更是将内心的遗憾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人们在情感中的误解与错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在自然景象中反映出内心的愁苦,展现了深切的人生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故人不见,水遥山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黄昏雨”指的是?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东的《瑶阶草》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的愁苦,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孤独时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