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夜

《咏夜》

时间: 2025-04-30 21:35:12

诗句

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

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12

原文展示

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光明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黑暗又是从何而生?我只感到年年岁岁都在衰老,半是这光阴在催促。

注释

  • :光明,指白天的光亮。
  • :黑暗,指夜晚的阴暗。
  • 年年老:每年都在变老,强调时间的流逝。
  • 此中催:在这种环境中,光阴不断促使我衰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而是通过对光明与黑暗的思考,反映出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这种主题在古诗中常见,体现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无情的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0年),字浩然,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以其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生命题,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咏夜》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在夜晚感受到的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沉感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诗歌鉴赏

《咏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诗的开头“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引发读者对光明与黑暗本质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对生命流转无常的深刻察觉。接下来的“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受,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催逼。

整首诗简洁而含蓄,韦应物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反映出人类内心的焦虑与迷惘。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却以其直白而深刻的语言,打动人心。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使人不仅仅是在读诗,更是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诗的意境深远,令人思考时间的意义,以及在光阴流逝中如何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从何处去:光明是从哪里来的?引发对光明起源的思考。
  2. 暗从何处来:黑暗又是从何处而生,暗示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探索。
  3. 但觉年年老:每年都在感受到衰老,强调时间的流逝。
  4. 半是此中催:感慨光阴在催促自己,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悟。

修辞手法

  • 对比:光明与黑暗的对比,突显了时间流逝的主题。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象征:光明象征希望与生命,黑暗象征死亡与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思,表达了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时光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 :象征着衰老、死亡与未知的未来。
  • 年年老:引发对个人生命及其脆弱性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光明和黑暗在这首诗中象征什么?
    A. 生与死
    B. 喜与忧
    C. 富与贫
    D. 智与愚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年年老”,意味着__

  3. 判断题
    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对/错)

答案

  1. A
  2.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通过夜晚的意象,表达对时间与历史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感情与怀念;而韦应物的《咏夜》则更倾向于对生命流逝的哲理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韦应物的《咏夜》。

相关查询

八咏诗 其一 登台望秋月 六忆诗四首 其四 六忆诗四首 其二 六忆诗四首 其一 上巳华光殿诗 酬孔通直逖怀蓬居诗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 其二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 其一 寒松诗 细言应令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耒字旁的字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无羐无碍 神魂荡扬 斜象眼儿 包含瘖的词语有哪些 七搭八扯 包含箭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山不让土石 廉义 卜字旁的字 田父之功 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三头两面 前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