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33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
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
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
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池塘边传来美丽鸟儿的鸣叫,僧人的斋房在这孤寂的日子里显得格外清幽。
高耸的树林在傍晚的露水中显得格外清新,红色的药草无人去采摘。
春水如镜,波澜不惊,荒凉的山岗上竹子荫蔽着岩石。
本不应该朝夕游玩,但却被时光浪费,成为了蹉跎的旅客。
此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对“蹉跎”的思考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对时光的珍惜。
韦应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怀。
《游南斋》创作于韦应物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游南斋》是一首描绘宁静和自然的诗,展示了韦应物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池上鸣佳禽”引入,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鸟鸣声清脆悦耳,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受。接着,诗人转向僧人的斋房,强调其“幽寂”,揭示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在这种氛围中,诗人观察高林的晚露和无人采摘的红药,表达了对自然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这些美好瞬间的忽视。
接下来的“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进一步深化了宁静的意境,春水如镜,静谧而清晰,荒冈上的竹子遮蔽了岩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不应在游玩中浪费时间,而是应把握时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令人反思,启迪心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人应珍惜时间,把握人生的意义。
诗中“红药无人摘”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药草很多
B. 人们忽视自然之美
C. 药草很珍贵
D. 药草需要采摘
诗人对“蹉跎客”这一身份的态度是?
A. 满意
B. 不满
C. 无所谓
D. 高兴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的美
B. 时间的珍惜
C. 僧人的生活
D. 春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