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

《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

时间: 2025-05-07 23:36:08

诗句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

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

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6:08

原文展示: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
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
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白话文翻译:

从小就习惯于游玩,多是因为嬉笑而偏离了正道。
常常在礼仪上表现得体,可是随着年纪渐长,却得到了他人的优待和怜爱。
如今见到主上承命召唤,成为了贵族之郎,享受着晚年的荣光。
伯喈的文采和篆书,虚拟地成了汉家的贤者。

注释:

字词注释:

  • 从游:游玩、游历。
  • :偏向。
  • 矜礼数:表现得体、遵循礼仪。
  • 荷优怜:承载着他人的优待和怜爱。
  • 承休命:接受主人的召唤。
  • 为郎:成为贵族的郎官。
  • 伯喈:指汉代的名士,象征才华。
  • 文与篆:指书法。

典故解析:

  • 伯喈:是汉代的一位名士,以文采和书法著称。诗中用其名来比喻受到赞誉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观察,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嘉祐的从叔阳冰将要赴都的送别场景,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祝福及个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是一首充满感慨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回忆自己与从叔的游玩时光,表达了对从叔即将离去的惋惜与祝福。开头两句“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展现了诗人与从叔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人生轻浮的反思。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意识到礼仪与责任的重要性,正如“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所描绘的,年长者常常需要承载他人的期待与关爱。

接下来的“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则转向从叔被召入朝廷的荣耀,诗人既感到高兴,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用伯喈的名声来比拟从叔,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他未来的期许,寄托了诗人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从叔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从小就习惯于游玩,常常因为嬉笑而偏离了正道。
  2. 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平时在礼仪上表现得体,随着年龄增长,却得到了他人的优待和怜爱。
  3.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如今见到主上召唤,成为贵族之郎,享受着晚年的荣光。
  4. 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伯喈的文采和篆书,虚拟成了汉家的贤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自小从游惯”与“常时矜礼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最后将从叔比作“汉家贤”,寓意深远,增加了赞美的程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从叔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的思考,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期望,传递了一种珍惜友情与岁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玩:象征着轻松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忧无虑。
  • 礼仪:象征着社会的规范与责任,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荣光:象征着成就与尊荣,体现出对成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嘉祐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伯喈”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文采与才华
    C. 游玩

  3.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友情与祝福
    B. 战争与和平
    C. 自然与生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杜甫《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同样描写了送别的情景,但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哲理,而李嘉祐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与对朋友未来的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嘉祐诗文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满庭芳 钱塘舟中述怀 满庭芳 赠淳化老乔先生 满庭芳 悼邓红梅 满庭芳 战公求问 满庭芳 赠韩四机宜 满庭芳 游湘永州赛朝岩,在潇水江中一小岛上,有寺 满庭芳 赠曹八先生 满庭芳 傍有何山亦佳闰六月初七夜戏为天孙赋此 满庭芳 瓮山湖怀稚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包含闽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解颜而笑 祇夜 建之底的字 循名校实 仰天而笑 笺檄 桑田沧海 首善 时运不齐 筑臿 户字头的字 克字旁的字 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战告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