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8:16
金缕曲
作者:金兆蕃 〔清代〕
过翼流光逝。每相逢联床听雨,笺经斠史。
老去加餐犹矍铄,画取珠庵双桂。
还写破莫干山翠。后约东湖春风棹,
叹仙楼依旧玄珠碎。谁唤醒,老龙睡。
范田杜厦论心事。又湖滨丛祠略广,
宜山旧例。铸雪抟冰当食报,
行与逋仙同祀。且共定太邱私谥。
心化余霞寒江暮,到海枯石烂终成绮。
辞不尽,继之泪。
光阴如箭,流逝不息。每当我们相聚在床前听雨时,写下的诗笺却是断断续续。即使年岁渐老,仍然精神矍铄,仿佛能描绘出珠庵的双桂。
我还写下了莫干山的翠绿。后来约定在东湖乘船,感叹那仙楼依旧如昔,珍珠仍然破碎。是谁唤醒了沉睡的老龙?在范田和杜厦之间讨论心事。
在湖边的小祠堂略显宽敞,宜山的旧例仍然在延续。铸造雪和捏冰似乎成了仪式,和逋仙共同祭祀。
让我们一起为太邱定下私谥。我的心随着余霞和寒江的黄昏而化,直到海枯石烂,我的情感也会化为美丽的绮丽。
难以言尽,泪水随之而下。
作者介绍
金兆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体情感,形成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金缕曲》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友谊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金缕曲》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情感。开头即以“过翼流光逝”引入,展现出时间的快速流逝,令人感到无奈。在描写相聚时的细节时,诗人以生动的“联床听雨”将场景具体化,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追溯。
“老去加餐犹矍铄”一句,展现了尽管年华已逝,诗人依然保持着精神的充沛与活力,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反复提到的自然景物如“双桂”、“莫干山翠”、“东湖春风”,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友谊和美好时光的追忆。
后半部分中,诗人以“铸雪抟冰当食报”象征着对高洁志向的追求,与“老龙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结尾的“心化余霞寒江暮,到海枯石烂终成绮”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尽管时光无情,但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却是永恒的,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际关系,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过翼流光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铸雪抟冰当食报”中,诗人想要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东湖”象征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籍和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