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13:35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农民辛苦冤屈,向我诉说他的苦情。
一人耕作的粮食,竟要支撑十人的征战。
如何能把江淮的粮食,运送到京城?
黄河水流如电,许多粮食都沉没在水中。
均匀分配粮食的事务,负责的官员怎么敢评断?
三川的土地难道不耕种,三辅的地方难道不耕作?
为什么不把粮食运送,用来供给天子的军队?
农民的言论是多么美妙,怎能达到王朝的要求?
皮日休(约834年-883年),字希声,号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注民生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农父谣》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农民生存艰难的时期。诗人通过农民的口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苦境和对公平的呼求,揭示了统治者对农民的压榨与无情。
《农父谣》是一首深刻揭示农民困境的诗作,展现出皮日休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与关怀。诗中以农父的口吻,诉说了他们的辛苦和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农民的不公正对待。诗的开头通过“冤辛苦”二字,直接表达了农民的痛苦与不满,紧接着以“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揭示出农民为国家战争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诗中提到的“江淮粟”和“黄河水如电”,通过生动的意象体现了粮食运输的困难,表现了农民在国家利益面前的无奈与悲哀。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农民言论的赞美,表明农民的声音应被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的批评和对农民的呼吁。这首诗不仅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体现了皮日休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农民向我倾诉他们的冤屈与辛苦。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一个人的粮食难以支撑十人的征战,这显示出农民的负担。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江淮的粮食要如何运到京城?运输的困难令人担忧。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黄河的水流如电般迅速,许多粮食在水中沉没。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均匀分配粮食的事务,负责的官员又怎敢评判?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三川地区难道不耕作?三辅之地难道不种田?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为什么不将粮食运送,供给天子的军队?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农民的言论是多么美妙,怎能达到统治者的要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揭露了国家征战对农民的不公正对待,强调了对农民诉求的关注与理解。
诗中提到的“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是指什么?
A. 农民的负担
B. 农民的收入
C. 农民的耕作
“黄河水如电”中的“电”指的是什么?
A. 速度
B. 颜色
C. 形状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喜庆丰收
B. 农民的辛苦与冤屈
C. 国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