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9:41
不道百城雄据,须教万卷长添。
高斋特立倚云天。
郑家书带,曾裹碧阶前。
最是纸窗深处,嫌他暮雨无边。
一枝空翠半笼烟。
夜阑容与,肯放月孤圆。
这首诗的意思是:即使有百座城池雄伟地占据,仍然需要不断地增加书籍的累积。高高的书斋独特地倚靠在云天之上。那郑家书信,曾经包裹在青色的台阶前。最美的在于纸窗深处,虽然嫌弃那无尽的夜晚细雨。窗外一枝空灵的竹子,半隐在烟雾中。夜深人静时,是否愿意让这孤独的月亮显得更加圆满。
华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读书生活的追求。他的风格往往崇尚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临江仙 题竹斋》是作者在竹斋中写作时的灵感之作,反映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独处时的心境。竹子作为清雅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书卷和孤独的思考。
这首《临江仙 题竹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开篇以“百城雄据”引入,强调了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强大,但在这强大的背景下,诗人却更倾向于内心的积累与丰盈,书籍的“万卷长添”则象征着对智慧的追求。
“高斋特立倚云天”描绘了诗人书斋的崇高与独特,仿佛身处云端,象征着灵魂的升华与思想的自由。郑家书信的提及,增添了一层人情的温暖,表达了对旧时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珍视。
在描绘竹子与夜雨时,诗人通过“纸窗深处”与“暮雨无边”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环境的敏感,一枝竹子“半笼烟”的意象,透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美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而最后一句“夜阑容与,肯放月孤圆”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孤独和宁静中对完美的向往。
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深邃,既有对外部世界的反思,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知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书斋和竹子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中“百城雄据”指的是什么?
“夜阑容与,肯放月孤圆”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高斋特立倚云天”中的“云天”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