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8:57
临江仙
作者: 叶恭绰 〔清代〕
几日青阴消歇了,满林芳絮迷漫。
月明楼上杏花残。
探芳啼鴂老,失侣燕雏单。
刻意怨春春不管,辜他留取轻寒。
夕阳红断小回栏。
消魂花落处,吹聚更无端。
几天的阴雨过后,阳光终于露面,满林的花絮在风中飘散。
明亮的月光照在楼上,杏花已然凋零。
我在寻找花香时,听见老鴂的啼叫,失去伴侣的燕雏孤单无依。
我刻意怨恨春天,然而春天却毫不在意,白白让人留恋这轻寒的气息。
夕阳在小回栏上渐渐消失。
在这让人神伤的花落之处,吹来无尽的愁绪。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意象与古诗词中常见的春天、花落、孤独等主题密切相关,体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叶恭绰(1665—1730),字子春,号秋水,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末夏初,正值花谢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临江仙》是叶恭绰的一首经典作品,通篇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和对春天的留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的景象,首先提到“几日青阴消歇了”,这句开头勾勒出了一幅春雨过后的清新图景,带着一种刚刚褪去的阴郁感。接着,“满林芳絮迷漫”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短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绚烂也如花瓣般易逝。
在“月明楼上杏花残”一句中,诗人利用明月的光辉与残花的暗淡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此时,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无常与美好之间的矛盾,正如“探芳啼鴂老,失侣燕雏单”的意象,表达了对伴侣失去的惋惜和对孤独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怨恨和对轻寒的无奈,最后以“夕阳红断小回栏”作为结尾,意象的模糊与情感的深沉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惋惜,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出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阴”是指什么?
A. 阳光明媚
B. 阴雨天气
C. 花香四溢
“满林芳絮迷漫”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A. 风平浪静
B. 花瓣飘散
C. 夜空繁星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愉快
B. 失落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