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09
诗词名称: 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
作者: 李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官不来,官庭秋,
老桐错干青龙愁。
书司曹佐走如牛,
叠声问佐官来不。
官不来,门幽幽。
官员不来,官邸已是秋天,
老桐树交错着枝干,青龙似乎在愁苦。
书吏和曹佐走得像牛一样,
重重叠叠地问着,官员到底来不来。
官员不来,门口显得幽幽静静。
在古代,官府的到来象征着权威与秩序,而诗中的“官不来”则体现出一种失落和对权力的渴望。青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常与帝王和权势相联系,诗中借用青龙之愁,传达了对政治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个性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贺在官场上受挫、失意之时,反映了他对官场冷漠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求。时代背景上,唐代正处于盛世与衰败交替之时,诗人对政治的不满和无奈在此诗中得以体现。
李贺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官场的冷清与失落。首句“官不来,官庭秋”,不仅点明了诗的主题,也渗透出一种时光的流逝感。秋天的意象常常与凋零、孤寂相联系,表现出对官员缺席的不满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接下来的“老桐错干青龙愁”,通过描绘老桐树的交错枝干,传达出一种岁月的沧桑和对权力的忧虑。青龙的出现,似乎在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整首诗通过对书吏与曹佐忙碌身影的刻画,反映了官场的繁杂与冷漠,最终以“官不来,门幽幽”结束,给人以深深的寂寞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交织,揭示了李贺对官场失望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他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冷漠和权力缺失的失落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敏锐的社会观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龙”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友情
D. 自由
“门幽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兴奋
D. 愤怒
李贺的诗歌风格一般是怎样的?
A. 直白
B. 复杂
C. 感性
D. 朴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贺的《官不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惆怅,但李贺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呈现社会动荡与历史沉重感。李贺的作品往往充满个性化的情感,而杜甫则是以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基础,展示出对国家、对百姓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