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时间: 2025-04-26 13:54:59

诗句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9

原文展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云彩和野鹤,怎会愿意在世间停留?
不要再去购买沃洲山,因为现在的人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地方。

注释:

  • 孤云:指自由飘荡的云,象征着不受拘束的生活。
  • 野鹤:指在野外生活的鹤,象征高洁的志向。
  • :怎么,难道。
  • :居住,停留。
  • :不要。
  • :购买。
  • 沃洲山:沃洲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 时人:当代的人。

典故解析:

“孤云”和“野鹤”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隐逸者与追求自由的人。诗中提到的“沃洲山”是一个理想化的居所,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君彩,号景风。生于公元709年,卒年不详。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长卿的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时代背景上,唐代是一个盛世,士人纷纷追求官场与名利,而诗人却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送方外上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庸俗生活的拒绝。首句“孤云将野鹤”通过比喻手法,将高洁的追求与自然的元素结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洒脱。接下来的“岂向人间住”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尘嚣的不屑与逃避。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则体现了对世外桃源的思考,诗人提醒他人不要追求已知的美好,因为真正的自由与理想往往在于心灵的安宁与自然的融入。这种对人间繁华的冷静观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首诗气韵悠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云将野鹤:孤独的云和野外的鹤,象征着自由和高洁的生活。
  2. 岂向人间住:怎会愿意在世间停留,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
  3. 莫买沃洲山:不要再去购买沃洲山,暗示世俗的追求是徒劳的。
  4. 时人已知处:当代人都已知晓这个地方,反映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已成常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云”和“野鹤”比作高洁的隐士,表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孤云:象征自由与孤独,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
  • 野鹤:象征高洁的志向,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沃洲山:代表理想居所,象征人们追求的世外桃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孤云将野鹤”中的“孤云”象征什么? A. 高洁
    B. 自由
    C. 孤独
    D. 以上皆是

  2. “莫买沃洲山”中的“沃洲山”代表什么? A. 遥远的地方
    B. 理想的居所
    C. 繁华的城市
    D. 一座高山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功名利禄
    B. 向往隐逸生活
    C. 渴望热闹生活
    D. 喜欢旅行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长卿的《送方外上人》更直接表达了对人间世俗的拒绝,而王维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隐喻隐逸生活的美好。两者都体现了唐代士人对自然和隐逸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唐诗研究》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燕山亭·河汉风情 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 长相思 清平乐 鹊桥仙(同舍郎载酒见过,醉后作)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山父赏牡丹,酒半作) 朝中措(赵知合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面如满月 暗花 天隐 包含术的词语有哪些 呼应不灵 包含觜的词语有哪些 帝匹 车字旁的字 出内之吝 踪迹诡秘 深识远虑 弄眉挤眼 鱼字旁的字 被甲据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