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时间: 2025-07-27 23:56:33

诗句

金貂晓出凤池头,玉节前临南雍州。

暂辍洪炉观剑戟,

还将大笔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56:33

原文展示:

金貂晓出凤池头,
玉节前临南雍州。
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白话文翻译:

清晨,金貂披挂的车马在凤池之头出发,
玉节的仪仗在南雍州前方列队。
我暂时停下观赏那铸剑铸戟的洪炉,
又计划用大笔记录春秋的盛事。
在音乐宴席上留下高雅的韵律,
在山水之间尽情游玩,享受美景。
在岘首的风烟中看得不够,
应该再次向富民侯致敬。

注释:

  • 金貂:指金貂裘,古代贵族和高官的服饰,象征尊贵。
  • 凤池:传说中的池塘,象征美好与富贵。
  • 玉节:指玉制的仪仗,象征权威与地位。
  • 洪炉:古代铸剑的炉子,象征军事力量。
  • 春秋:历史书籍,指代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
  • 管弦:指乐器,象征宴乐的场景。
  • 岘首:指岘山的山顶,象征观看风景的地方。
  • 富民侯:指一位富有的侯爵,象征尊贵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和文论闻名,风格清新、豪放,常以现实主义的视角关注社会民生,作品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时局动荡之际,诗人将要离开京城前往汉南,托别座上的众多友人。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刘禹锡作为一位出色的诗人,既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够在细腻的情感中展现豪迈的气概。开头两句以典雅的意象描绘了出发前的场景,金貂与玉节的结合,既显示出出发者的尊贵身份,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的旅途的重要性。接着,诗人以“暂辍洪炉观剑戟”一句,表现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武器铸造之事的思考,显示出他内心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在宴席上,诗人提到“管弦席上留高韵”,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虽处于风烟之中,眼前的景色却始终不能满足,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后一句“便应重拜富民侯”则暗含着对友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敬意,显示了他即使在离别之际,仍心系他人、思虑周全的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貂晓出凤池头:清晨,金貂披挂的车马出发,象征尊贵的身份。
  2. 玉节前临南雍州:玉制的仪仗在南雍州前方列阵,显示出出行的庄重。
  3. 暂辍洪炉观剑戟:停下来欣赏铸剑的洪炉,表现对军事力量的思考。
  4. 还将大笔注春秋:打算用笔记录历史盛事,展现诗人的历史责任感。
  5. 管弦席上留高韵:在音乐宴席上留下高雅韵味,体现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6. 山水途中入胜游:在山水之间尽情游玩,享受自然的美丽。
  7. 岘首风烟看未足:在岘山的风烟中看得不够,表现对美景的留恋。
  8. 便应重拜富民侯:应当再次向富裕的侯爵致敬,表现出对友人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金貂和玉节的比喻,象征地位和尊贵。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留”、“观”、“游”等词,强调诗人多重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出发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并同时展现了他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怀与对社会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貂:尊贵、高雅的象征,代表身份地位。
  • 玉节:权威的象征,体现出行的庄重。
  • 洪炉:武器铸造,象征国家安全。
  • 管弦:音乐的象征,代表文化生活。
  • 山水:自然景观的象征,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尊贵
    C. 普通
    D. 乡村

  2. 诗中提到的“洪炉”主要指什么? A. 炊具
    B. 武器铸造
    C. 书房
    D. 花园

  3. “管弦席”所指的是什么场景? A. 战争
    B. 音乐宴席
    C. 书法交流
    D. 社交聚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同样表现出对友人的惜别与对未来的期待。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出行的情景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刘禹锡《浪淘沙》李白《将进酒》: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刘禹锡更加关注历史与社会,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答杨浩 石竺山二十咏 纪游十首 余哭蟾子潮士钟大鸣有诗相宽次韵 景定初元即事十首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送明甫赴铜铅场六言七首 题达卿侄别墅 哭谭户录二首 目疾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精细 拔山扛鼎 包字头的字 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由落体运动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脉金 身字旁的字 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华胥之梦 溯源穷流 天崩地坍 发源地 佩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