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6:40
三月三日山涂豹人约同上金山修禊阴雨不果长歌纪事
作者: 陈维崧
三月三日风刁刁,
鲸鱼跋浪声悲号。
金焦极望不可渡,
连樯巨筏何坚牢。
忆昨乞食射堂下,
方孙二叟还相遭。
官衙蹋臂一大噱,
话旧滚滚如波涛。
五丁二酉被驱使,
秦碑汉篆供爬搔。
是夜满城作寒食,
鲚鱼新傅吴娘糟。
程公爱客入骨髓,
意便不欲留官醪。
老兵欲睡愁我曹,
负墙耳语骂老饕。
别时拦街不肯散,
约我上巳离城壕。
妙高台上一片石,
可以痛饮歌离骚。
讵料此意那便遂,
恶风浊浪心烦劳。
作诗一笑报二豪,
毋令怀抱长忉忉。
晴雨岂妨吾作达,
誓凌阊阖扬其尻。
诘朝米尽饿不死,
直须足踏金山坳。
下视人世皆秋毫。
三月三日的风呼啸不止,
鲸鱼在波涛中悲鸣。
金山在远处望去无法渡过,
连同船桅巨筏都显得多么坚固。
回想昨天下午乞食时,
方孙和二叟又在一起相遇。
官衙里一阵大笑,
旧事如波涛般翻滚而来。
五丁与二酉被驱使,
秦碑汉篆成为我们攀爬的对象。
那晚整个城里过寒食,
鲜鱼加上吴娘的酒糟。
程公对客人的热爱如骨髓,
他宁愿不留我们喝官醪。
老兵想睡却为我担忧,
背靠墙壁低声骂着贪吃的人。
分别时在街头不肯散去,
约好了在上巳节离开城壕。
妙高台上有一块石头,
可以痛痛快快地饮酒吟唱离骚。
没想到这意愿居然没能实现,
恶风浊浪令人心烦意乱。
写首诗一笑来回应朋友,
不要让忧愁在心中萦绕。
晴雨又何妨碍我表现,
誓言要凌驾于阊阖之上。
明早米已经吃尽也不会饿死,
我只需踏上金山的坳地。
俯视人世,犹如秋毫微不足道。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仲明,号宰白,浙江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独特,常以豪放激昂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春季节日的期待与失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三日那天,作者与友人本计划共同出游的情景,却因恶劣天气而未能如愿。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失落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几句描写了狂风和悲鸣的场景,烘托出一种惆怅的气氛。在回忆中,作者提及与方孙、二叟的往事,展现了生活的温暖与乐趣。同时,诗中对官场的讽刺也显露无遗,显示出作者对繁华世界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末通过对未来的展望表达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尽管现实艰难,作者依然心怀希望,期待着更好的日子。整首诗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体现了清代诗歌特有的个性与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友谊的珍重、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表现出一种乐观与豁达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代表了什么?
“金焦极望不可渡”中的“金焦”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