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6:22
作者: 李之世 〔明代〕
露虫动秋感,切切号枯林。
一声声断续,沁入离人心。
寥韵发空谷,馀响曳墙阴。
掩抑知情重,纡回觉思沈。
此时方静嘿,况复闻城砧。
露水中的虫鸣在秋天的气息中响动,时而清晰,时而间断,仿佛在号召枯黄的树林。一声声的鸣叫穿透了远离故乡的游子心中,悠长的音韵在空谷之中回荡,余音绕梁,飘荡在墙阴之下。此时此刻我正静坐在这里,心中也暗自感知到情感的沉重,思绪在这曲折的音韵中越发沉重。这时,四周都是宁静,唯有那城里的铁砧声传来。
李之世,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闻蝉》写作于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虫鸣,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游子四处漂泊,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之情。
《闻蝉》以秋虫的鸣叫为引子,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通过“露虫动秋感”展现了秋天的气息,虫声的清脆和不断的鸣叫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仿佛在提醒游子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诗人用“一声声断续,沁入离人心”来表现虫鸣对游子的情感冲击,声音的间断和清晰,正如游子心中思念的波动。
再往后,诗中“寥韵发空谷,馀响曳墙阴”的描写,展现了虫鸣在大自然中的回响,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似乎虫鸣不仅是在歌唱,更是在诉说着诗人的情感和思绪。最后的“此时方静嘿,况复闻城砧”则将环境的静谧与城市的喧嚣做了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宁静中感受到的却是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整首诗以音韵的变化和意象的交织,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虫鸣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展现了孤独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选择题: 诗中“露虫动秋感”中的“虫”指的是哪种生物?
A. 蝉
B. 蚂蚁
C. 蜜蜂
D. 蛾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余响曳墙阴”暗示了诗人对__的情感。
判断题: 这首诗描绘的主要是春天的景象。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