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望

《春望》

时间: 2025-05-10 05:06:43

诗句

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6:43

原文展示:

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白话文翻译:

不要问我头发已经斑白,归心似箭,眼前满是青山。我独自登上高楼,倚靠着危险的栏杆,春天的柳营已经结束,马儿在悠闲地嘶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簪:华丽的发簪,象征青春美丽。
  • 已斑:已变白,指年纪已大。
  • 归心:归去的心情,思乡的心情。
  • 独上层城:单独登上高楼。
  • 倚危槛:依靠在危险的栏杆上,表达一种孤独感。
  • 柳营:春天的柳树营地,象征春天。
  • 马嘶闲:马儿在悠闲地嘶叫。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山”常常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诗作常蕴含对人生、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其诗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春望写于春天,诗人身处异地,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诗中表现了对故乡青山的眷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望》是一首感情细腻的诗,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莫问华簪发已斑”,以华簪和白发相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无情,诗人已不再年轻,然而内心的归心似箭却愈发强烈。接下来的“独上层城倚危槛”,增添了孤独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眺望远方,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渴望。

“柳营春尽马嘶闲”则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春天已经过去,柳树也失去了生机,诗人听到马儿的嘶鸣,感受到一种悠闲的气氛,却又深感孤独。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问华簪发已斑:开篇即点明诗人已年长,不再年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2. 归心满目是青山:归心似箭,眼前青山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3. 独上层城倚危槛:独自一人,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体现了孤独感。
  4. 柳营春尽马嘶闲:春天的柳树已然凋零,马儿悠闲地嘶鸣,映射诗人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簪”比作青春美丽,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归心满目”与“柳营春尽”,形成和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故乡的美好与归属感。
  • 华簪:象征青春与美丽,反衬出时光的流逝。
  • 柳营:春天的象征,带来生机,却又在春尽时增加了惆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借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柳树
    • B. 青山
    • C. 马嘶
    • 答案:B
  2. “华簪发已斑”中的“华簪”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老年
    • C. 美丽
    • 答案:A和C都可以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悠闲
    • B. 思乡
    • C. 喜悦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羊士谔的《春望》更侧重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前者更多地反映了思乡的孤独,而后者则在孤独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呈觉印禅师偈 次韵答张无垢居士 离黄龙有作 小径 寄怀心余侄 其二 寄怀心余侄 其一 高忠宪公水居敬赋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 其三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 其二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积 鬼画符 贤良方正 猢狲入布袋 卜字旁的字 同命运共呼吸 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惠斯通电桥 犬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科头赤足 股肱之臣 鳥字旁的字 暖流 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迪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肥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遥遥在望 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