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7:34
不见沧洲已十霜,
梦中炯炯此灵光。
青山拄杖尚能否,
华发与秋俱老苍。
夜雨丰湖吟浩荡,
夕阳鹤观吊兴亡。
通家有子今头白,此意堪君累十觞。
已经十个冬霜没有见到沧洲,
在梦中依然能感受到那明亮的灵光。
拄杖而行的青山,是否还能屹立?
白发与秋天一起都变得苍老。
夜雨中丰湖的吟唱声浩浩荡荡,
夕阳下的仙鹤观感叹兴亡。
通家之中有子如今已满头白发,这种感慨让人不禁举杯十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纪,宋代诗人,善于抒情,常以自然景物与自身感受相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其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常涉及时光流逝与人生命运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经历人生风雨、感慨岁月流逝之际,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与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生无常与亲情的深刻理解。
《寄朱沧洲》是一首流露着浓厚思乡情与对时光感慨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不见沧洲已十霜”引入,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十个冬霜过去了,沧洲的景象在心中依旧清晰,但现实的距离却显得愈加遥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梦中炯炯此灵光”诗句,更是渗透出一种无奈与希望的复杂情感。梦中的灵光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而“青山拄杖尚能否”则以青山作为人生的象征,拄杖而行意味着年老体衰,预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夜雨丰湖吟浩荡,夕阳鹤观吊兴亡”表现出诗人在夜雨中吟唱的情景,湖水丰盈,意象清新而悠远,鹤观则暗示着对历史兴亡的感叹,诗人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感受到一股浩渺的情绪。
结尾的“通家有子今头白”一句,再次将个人的感受上升到对家庭与亲情的思考,头白意味着岁月的流逝与责任的承担,诗人以酒杯相邀,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
整首诗在对景物、情感的描绘中,流露出浓厚的人生哲理和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情感深邃而真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沧洲”代表什么?
A. 远方的朋友
B. 思念的地方
C. 自然景观
D. 古代传说
诗中“华发与秋俱老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年老的感慨
C. 对春天的向往
D. 对友情的珍惜
“通家有子今头白”中的“头白”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白发
C. 成熟
D. 漂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