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6:36
苑口晚眺
作者: 查昌业 〔清代〕
三港迷离水接烟,
趁墟人去晚来天。
断桥杂树碧云外,
落日乱凫红渡边。
野寺无镫闻远磬,
空山有月见归船。
劳君西指长安近,
迁客多应住辋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的宁静景象:三条港口的水面与烟雾交融,夕阳西下,村落里的人都去赶集了。远处的断桥与杂树在碧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迷离,夕阳映红了渡口的野鸭。远处的寺庙没有灯火,只有悠远的钟声传来,空山上有明月照耀着归来的小船。希望你能向西方指点,长安其实并不远,流亡的客人们大多都应在辋川安居。
作者介绍:查昌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的某个傍晚,描绘了他在苑口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用景抒情,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苑口晚眺》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宁静傍晚。诗的开头以“三港迷离水接烟”引入,水面与烟雾交融,创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给人以无限遐想。接着描绘了人们因赶集而离去的情景,暗示着生活的忙碌与喧嚣。随着“断桥杂树碧云外”的描写,诗人逐渐引入了自然的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落日乱凫红渡边”则将夕阳的美丽与野鸭的生动结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随后,诗人转向寺庙的描写,通过“无镫闻远磬”表现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远处的钟声让人感到宁静而深邃。
最后两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家乡长安的思念,还通过“迁客多应住辋川”反映出对流亡生活的感慨,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港”是指什么?
A) 三条河流
B) 三个港口
C) 三个村庄
D) 三个山丘
“野寺无镫闻远磬”的意思是?
A) 寺庙里有许多灯火
B) 寺庙里没有灯火,听到远处的钟声
C) 寺庙里有很多人
D) 远处的钟声很响
诗人提到的“迁客”指的是?
A) 旅行的人
B) 流亡或离乡的人
C) 在家乡的人
D) 赶集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