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寿刘帅)

《洞仙歌(寿刘帅)》

时间: 2025-05-05 09:49:41

诗句

春逢花好,一笑长相见。

令似当年徊仙苑。

况歌翻桃叶,香绕莱衣,须信道,人与千秋共远。

不妨留绛节,看即沙堤,玉笋班高侍金辇。

问人间、缘底事,犹欠河清,须妙手、鸿钧一传。

待整顿乾坤、却归来,唤舞鹤翔云,洞天游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41

原文展示:

洞仙歌(寿刘帅)
作者:熊子默 〔宋代〕

春逢花好,一笑长相见。
令似当年徊仙苑。
况歌翻桃叶,香绕莱衣,
须信道,人与千秋共远。
不妨留绛节,看即沙堤,
玉笋班高侍金辇。
问人间缘底事,犹欠河清,
须妙手鸿钧一传。
待整顿乾坤却归来,
唤舞鹤翔云,洞天游伴。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花儿正好,一笑之间又相见,
仿佛像当年在仙苑中徘徊。
更何况歌声在桃叶上翻飞,香气环绕着莱衣,
必须相信道理,人与千秋可以共同远行。
不妨留下一点绛节,看看那沙堤,
玉笋般的高班侍奉金辇。
问人间的缘由是什么,依然欠缺河水清澈,
需要高明的手段来传递。
等待整理好乾坤再回来,
呼唤舞鹤在云中翱翔,洞天游伴。

注释:

  • 春逢花好:春天来临,花开正盛。
  • 笑长相见:欢乐地相聚。
  • 仙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 桃叶:象征春天和美好。
  • 莱衣:古代指一种轻薄的衣物,象征清新。
  • 绛节:指朱红色的节日,暗示庆祝。
  • 玉笋:比喻高贵的人或事物。
  • 金辇:象征权贵或神圣的交通工具。
  • 河清:象征社会和谐与安宁。
  • 鸿钧:道教中的重要人物,象征高深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子默,字子默,宋代诗人,擅长于写道教题材的诗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与人生哲理,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和道教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以“春逢花好”引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暗示着万物复苏、希望的到来。“一笑长相见”则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当年。接下来的描绘中,桃叶翻转,芳香四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诗中“须信道,人与千秋共远”强调了道教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追求更高的境界。在对人间事物的思考中,提到“犹欠河清”,暗示着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与追求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最后,诗人在希望整顿乾坤后再归来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呼唤着自由与理想的生活。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逢花好:春天的到来,花儿开得正好,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一笑长相见:通过一笑来传达久别重逢的喜悦。
  • 令似当年徊仙苑:回忆起昔日的美好时光,仿佛回到了仙人的居所。
  • 况歌翻桃叶,香绕莱衣:歌声和花香交织,营造出温馨的气氛。
  • 须信道,人与千秋共远:强调信仰和理想的力量,可以让人与自然、历史相连。
  • 不妨留绛节,看即沙堤:提议留下红色的节庆,欣赏沙堤的景色。
  • 玉笋班高侍金辇:形象地描绘出高贵的事物和显赫的人物。
  • 问人间缘底事,犹欠河清:询问人间究竟为何事,表示对现实的困惑。
  • 须妙手鸿钧一传:需要高人传授道理,才能解决困惑。
  • 待整顿乾坤却归来:等待时机整顿好世界后再归来。
  • 唤舞鹤翔云,洞天游伴:呼唤自由飞翔的鹤,享受悠然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好事物比作仙苑,表达向往。
  • 拟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比如“歌翻桃叶”。
  • 对仗:如“春逢花好,一笑长相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高尚情操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桃叶:代表美好和青春。
  • 绛节:象征庆祝与喜悦。
  • 玉笋:比喻高贵的理想。
  • 河清:象征和谐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苑”象征什么?
    A. 美好的自然
    B. 人间的繁华
    C. 仙人居住的地方
    D. 历史的回忆

  2. “须信道,人与千秋共远”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B. 对道理的追求与信仰
    C. 自然的变迁
    D.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对比:

  • 熊子默的《洞仙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强调道教的理想,后者更突出个人孤独与自由的追求。两首诗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查询

鄂渚晚眺 平江 江天暮雪 开平即事二首 河间府 烟寺晚钟 琼花图 吕翁祠 太常引 以上二首见词品卷五 居庸叠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新寡 库贮 专心向公 辵字旁的字 包含哂的词语有哪些 泾渭分明 沾扯 妻结尾的成语 算得 阜字旁的字 一蟹不如一蟹 大字旁的字 鬼子敢尔 衣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察看 块然独处 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