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47
沁园春 叔岱先生雅有鹌鹑之癖友人田梁紫作书止之戏括书语为词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客语先生,唶汝鹌鹑,才乎不才。纵遇敌争能,差强燕雀,为人穿鼻,终是驽骀。
尽日啁啾,一身眇小,只合充庖佐酒杯。因何事,却烦人把握,费尔安排。
王褒僮约新裁。更每日奔驰一百回。要新魁就浴,甫令东去,故雄觅粒,旋遣西来。
樊笼盈庭,屠沽入座,恐累先生盛德哉。驱之使,算豢龙非计,好鹤为灾。
这首诗是对一位朋友的调侃与抒发,开头提到对鹌鹑的钟爱,虽然不算才华横溢,但也不至于太差。即使遇到对手争斗,似乎也只是平常的燕雀而已。尽管鹌鹑的叫声整日回响,它的身形娇小,只能用来陪衬酒宴。
为何要烦扰他人,费这么多心思去安排呢?王褒的侍从更是每天忙碌,奔走不息。若想要新的宠儿,就得去洗澡,刚送走了东来的雄性鹌鹑,又迎来了西方的珍品。
家中笼子满盈,酒席已摆好,恐怕会影响到先生的声望。驱赶这些鹌鹑,似乎也不是个好办法,养龙也非小事,纵鹤为灾。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作品多围绕人生百态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朋友田梁紫的邀请,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爱好的调侃。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调,描绘了对鹌鹑的喜爱和生活的琐碎。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生活态度的调侃,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思。通过鹌鹑的形象,诗人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整首诗的结构松散,却在无形中流露出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无论是鹌鹑的鸣叫,还是对酒宴的描绘,诗人都将其与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相联系,深刻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喜悦。尤其是最后的几句,提醒人们在追求生活乐趣时,不要忘记珍视自身的德行与声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鹌鹑这一小生物,反映出人们对生活中细小事物的执着与珍视,同时也对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哪一种?
A. 燕子
B. 鹤
C. 鹌鹑
D. 雀
诗中提到的“樊笼”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风景
D. 享乐
诗人的态度是对朋友的什么?
A. 赞美
B. 调侃
C. 指责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