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3:29
南乡子·寒衣
作者: 章钰 〔清代〕
典去敝貂裘。
记为沽春上酒楼。
不道霜枫容易到,
温柔。
何处仙乡不可求。
一笑不须愁。
针线犹堪与妇谋。
还我布衣真本色,
松楸。
焚送无从泪又流。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词中提到要将旧的貂皮大衣典当,换取在春天喝酒的欢乐。不过,霜降时节已经不知不觉来临,温柔的时光已然过去。仙境般的生活似乎无处可寻,面对人生的无奈,作者试着以微笑来释怀。即使与妻子一起缝纫,依然希望能恢复旧时穿着的朴素布衣,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焚送衣物的行为让人不禁泪流满面,流露出深深的怀旧情绪。
作者介绍:章钰,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词作以情感细腻著称,常常借景抒情,反映个人生活与社会变迁。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清代,社会动荡和生活压力使得许多文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对传统的怀念。章钰通过旧衣物的典当与焚烧,反映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对物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典去敝貂裘”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作者对过往奢华生活的自省。随着霜降的到来,时光的流逝不可逆转,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失落感,温柔的岁月仿佛已成往事。
“何处仙乡不可求”一句,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强化了主题。接下来的“针线犹堪与妇谋”则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情,尽管生活已不如从前,却依然有着温暖与依靠。
最后的“焚送无从泪又流”,不仅是对物的告别,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表达了对流逝岁月的感伤。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往昔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貂裘”象征着什么?
“何处仙乡不可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针线”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