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1: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1:58:12
柳州峒氓
(唐代)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
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
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
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
欲投章甫作文身。
这首诗描绘了柳州地区的乡土风情和民俗风貌。诗人从郡城南下到达渡口,发现当地的服饰和口音都与自己迥然不同,难以亲近。山中客人用青箬包裹盐,带回家乡;而那些用绿荷包饭的旅人则趁机在这里停留。鹅毛的御腊缝制成的山罽用来祭祀,鸡骨则用来占卜年运,拜水神的习俗也在当地流传。诗人愁苦地向公庭询问重译的事情,渴望能够在诗章中找到归属感。
作者介绍:柳宗元,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王勃齐名。他是初唐四杰之一,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尤其以散文和诗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贬谪柳州期间,反映了他在异乡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他在此期间不仅关注自然风光,也关注当地民俗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诗中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乡土文化的深入观察。
《柳州峒氓》是一首富有地域特色的诗,诗人在异乡的体验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与乡愁情怀。开篇描绘了郡城与渡口的地理关系,点出异乡的生疏,紧接着以“异服殊音”展现出文化上的隔阂,显示出诗人与陌生环境之间的距离感。接着,诗人以青箬裹盐和绿荷包饭的描写,展现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仿佛带我们走进了那个特定的场景,感受到炊烟袅袅的温暖人情。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鹅毛御腊和鸡骨占年描述当地的祭祀文化,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信仰的寄托。同时,最后两句“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他渴望通过文字找到归属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异乡生活和乡土文化,反映了诗人对身份、归属感的思考与追寻,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诗词测试:
柳宗元生活的时代是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青箬裹盐”主要代表什么?
诗人对异乡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