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7:19
忆昔高皇定华夏,海内遘屯龙战野。
帷幄谟谋三数公,君家中丞最潇洒。
舳舻十万捣虚来,帆樯蔽空声吼雷。
从容决策扫强寇,手扶日月沧溟开。
盗犯洪都突彭蠡,炮石星流湖水沸。
御舟阁河诸将哗,神箭穿颅逆酋毙。
是时中丞谋略精,指麾英杰江表平。
掀髯抚掌谈世事,天子称善群臣惊。
寰区混一定勋赏,铁券金符颁土壤。
中丞独擅翌赞功,赐号每为诸司长。
青田宰木三十年,高皇仙驭亦宾天。
国初故老尚谁在,几人事业图凌烟?
忽见闻孙三叹息,秀目疏髯遗像逼。
拟树丰碑墓道边,欲请天朝重褒锡。
至尊含笑问近臣,先帝功臣今有孙?
胡为拂衣入山去,旰食未敢忘君恩。
海内只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
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沽臆。
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乡今是谁?
九原招公倘可作,为解四海苍生危。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7:19
送刘士端归括苍 方孝孺 〔明代〕
忆昔高皇定华夏,海内遘屯龙战野。帷幄谟谋三数公,君家中丞最潇洒。舳舻十万捣虚来,帆樯蔽空声吼雷。从容决策扫强寇,手扶日月沧溟开。盗犯洪都突彭蠡,炮石星流湖水沸。御舟阁河诸将哗,神箭穿颅逆酋毙。是时中丞谋略精,指麾英杰江表平。掀髯抚掌谈世事,天子称善群臣惊。寰区混一定勋赏,铁券金符颁土壤。中丞独擅翌赞功,赐号每为诸司长。青田宰木三十年,高皇仙驭亦宾天。国初故老尚谁在,几人事业图凌烟?忽见闻孙三叹息,秀目疏髯遗像逼。拟树丰碑墓道边,欲请天朝重褒锡。至尊含笑问近臣,先帝功臣今有孙?胡为拂衣入山去,旰食未敢忘君恩。海内只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沽臆。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乡今是谁?九原招公倘可作,为解四海苍生危。
回忆往昔高皇统一华夏,天下纷争如龙战于野。帷幄之中谋划的三数公,君家中丞最为潇洒。十万大军如舳舻般涌来,帆樯蔽日声如雷吼。从容决策扫除强寇,手扶日月开沧溟。盗贼侵犯洪都突彭蠡,炮石如星流湖水沸腾。御舟搁浅诸将哗然,神箭穿颅逆酋毙命。那时中丞谋略精湛,指挥英杰平定江表。掀髯抚掌谈论世事,天子称赞群臣震惊。天下统一定勋赏,铁券金符颁赐土壤。中丞独揽翌赞功,赐号常为诸司长。青田宰木三十年,高皇仙逝亦如宾天。国初故老尚存谁,几人事业图凌烟?忽见闻孙三叹息,秀目疏髯遗像逼真。拟树丰碑于墓道边,欲请天朝重褒锡。至尊含笑问近臣,先帝功臣今有孙?为何拂衣入山去,旰食不敢忘君恩。海内如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沾臆。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乡今是谁?九原招公倘可作,为解四海苍生危。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宁海人。他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其文风雄健,诗文多抒发忠君爱国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方孝孺为送别刘士端归乡而作。诗中回忆了刘士端祖先的功绩,表达了对刘士端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刘士端祖先功绩的回忆,展现了明初的战乱和统一过程,以及功臣的荣耀和后代的传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如“舳舻十万”、“帆樯蔽空”等,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壮观场面。同时,通过对刘士端祖先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雄浑,展现了方孝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刘士端祖先功绩的回忆,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诗中展现了明初的战乱和统一过程,以及功臣的荣耀和后代的传承,体现了方孝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皇”指的是谁?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明成祖朱棣 C. 明宣宗朱瞻基 D. 明英宗朱祁镇
“舳舻十万”形容的是什么? A. 军队众多 B. 船只众多 C. 粮食充足 D. 天气恶劣
诗中提到的“中丞”是指谁? A. 刘士端的祖先 B. 方孝孺的祖先 C. 明太祖的祖先 D. 明成祖的祖先
“手扶日月沧溟开”形容的是什么? A. 功绩的伟大 B. 天气的变化 C. 海上的风暴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1. A 2. A 3. A 4.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