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28
雨丝风片,遮断朱楼路。
飞来小艇,摇从空翠去。
天仙姝丽如花,隔却窗帘烟雾。
沈沈不闻人语。春无主。
阿谁更向,黄篾篷边独延伫。
天连水碧,焉知天尽处。
缤纷杜若兰荪,穷望苍苍极浦。
依稀九霄钟鼓。
细雨和微风遮断了通往红楼的路,
一只小船飞来,摇曳着向翠绿的空中驶去。
如花的天仙般美丽的女子,却被窗帘和烟雾隔开。
沉沉的空气中听不到人们的言语,春天失去了主人。
谁又在那黄篾搭成的船篷边独自伫立?
天与水相连,如何知道尽头在哪里?
五彩缤纷的杜若和兰草,尽头望去是无边的苍茫水域。
隐约中听到九霄之上的钟鼓声。
曾廉,清代诗人,生于1730年,卒于1795年,字廷瑚,号月溪。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抒发情感为主,受到当时文人推崇。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内心情感交融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惆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在那个时代对人事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曾廉的《扑蝴蝶 怀远》透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与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诗开头以“雨丝风片”描绘出一幅朦胧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被遮掩的故事。小艇的飞来,既显示了自然的流动,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瞬息万变。接下来的“天仙姝丽如花”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意境,将美丽的女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对女性之美的赞美。
窗帘和烟雾的隔离,表达了一种失落感,仿佛人与美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诗中提到“春无主”,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似乎在追问春天的归属。最后,诗人在“天连水碧,焉知天尽处”的思考中,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既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对生活、自然、爱情的多重思考,令人深思,是清代诗歌中的一部佳作。
雨丝风片,遮断朱楼路。
飞来小艇,摇从空翠去。
天仙姝丽如花,隔却窗帘烟雾。
沈沈不闻人语。春无主。
阿谁更向,黄篾篷边独延伫。
天连水碧,焉知天尽处。
缤纷杜若兰荪,穷望苍苍极浦。
依稀九霄钟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春天的眷恋。
诗中的“朱楼”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天仙”主要象征什么?
“春无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清代诗歌的魅力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