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4:49
紫燕黄鹂,凤子群相趁。
香国翩跹,自小生来韵。
韩凭绿径沾愁,宋玉红墙牵恨。
镇日桃花门巷。轻狂尽。
漆园晓梦方酣,不管人春困。
罗巾扑后,怪粉残香褪。
拖时裙钗难分,飞上钗梁欲晕。
恐被多情错认。
春天的紫燕和黄鹂鸟飞舞,纷纷跟随在一起。
在香气四溢的花丛中,轻盈地舞动,仿佛从小就有这样的韵律。
韩愈在绿树小路上感到忧愁,宋玉在红墙下牵挂着情感。
整天漫步于桃花盛开的街巷,轻狂的心情尽情展现。
在漆黑的园中,梦境仍在沉醉,不在意春日的困倦。
轻柔的罗巾被扑落,香粉渐渐消退。
时光拖延,裙带与钗子难以分开,飞上钗梁的蝴蝶让人心醉。
恐怕被多情的人错认。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工诗和词著称。其作品常常体现对自然和爱情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扑蝴蝶》是一首极具春意的诗作,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如紫燕、黄鹂等鸟类的飞舞,渲染出一种轻快而愉悦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发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前半部分通过描绘鸟类和花香,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春日气氛,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情与感情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思索,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隐含了对逝去的伤感。
此外,诗中多次提到“轻狂”和“多情”,反映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感情的细腻观察。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律,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紫燕黄鹂,凤子群相趁。
诗人开篇描绘春天的鸟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香国翩跹,自小生来韵。
继续描绘花香四溢的环境,暗示着自然的和谐美。
韩凭绿径沾愁,宋玉红墙牵恨。
引用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典故,展现内心的忧愁与思念。
镇日桃花门巷,轻狂尽。
描述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
漆园晓梦方酣,不管人春困。
诗人沉醉在梦中,无视外界的困乏,表现出对春天的放纵与享受。
罗巾扑后,怪粉残香褪。
描述轻柔的罗巾在舞动中掉落,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香气的消散。
拖时裙钗难分,飞上钗梁欲晕。
诗人描绘裙带与钗子的纠缠,暗示着内心情感的复杂与难以割舍。
恐被多情错认。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爱情和情感错认的担忧,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情感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探索,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内心情感。
诗中描绘的春天鸟类有哪些?
“韩凭绿径”中的“韩”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罗巾”象征的是什么?
在《春晓》中,孟浩然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侧重于晨昏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淡泊的情感。而董元恺的《扑蝴蝶》则更加关注于春天的活泼与情感的复杂,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