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1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8:22
原文展示:
花台月榭,天为安琼斝。一年好景,空消争忍舍。鸟声日夕催春,说又清明过也。笋尖出于檐瓦。贪颠傻。谁知一病,瘦骨纤纤不盈把。今年悴甚,春来游拟寡。昨宵绣就鸾鞋,悄出花神殿下。门掏豹花斑马。
白话文翻译:
在花台和月榭之间,仿佛天上有安放的美酒。一年的美好景色,空白地让我忍不住舍弃。鸟声日夜催促着春天,清明节又快要过去了。竹笋从屋檐瓦下破土而出,贪恋着这份颠簸的生活。谁知我因为一场疾病,瘦得骨头都不够一握。今年的我身形憔悴,春天来临时游玩意愿却很少。昨夜我绣好了鸾鞋,悄悄地走出花神的殿堂。门前的豹花斑马似乎在等待着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1730年,卒于1796年。他以词、诗、文三类作品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其诗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和对健康的关注。春天是自然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扑蝴蝶·游春》是一首具有浓厚春意的诗作,诗人在花台与月榭的场景中,借景抒情,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追求。开篇的“花台月榭”,勾勒出一幅优雅的春日画面,似乎是一个理想的游春之地。然而,接下来“空消争忍舍。”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恼,尽管美景当前,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尽情享受。
“鸟声日夕催春”,鸟鸣声声,仿佛在催促着生命的流动,也暗示着春天的流逝。诗人在感叹时光的快速流逝时,不禁回首自己因病而消瘦的身体,展现了对生命脆弱的深刻认识。今年的春天,诗人感到“游拟寡”,更是增添了几分无奈与惆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制作鸾鞋的情形,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但最终还是无法逃避现实的困扰。诗中“门掏豹花斑马”,则增添了一丝生动的画面感,似乎在暗示着生活中仍然存在着某种美好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健康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交织的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花台月榭,天为安琼斝。
一年好景,空消争忍舍。
鸟声日夕催春,说又清明过也。
笋尖出于檐瓦。
贪颠傻。谁知一病,瘦骨纤纤不盈把。
今年悴甚,春来游拟寡。
昨宵绣就鸾鞋,悄出花神殿下。
门掏豹花斑马。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与享受,同时也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深刻思考,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琼斝”象征什么?
诗人对今年春天的游玩意愿是怎样的?
“笋尖出于檐瓦”这句表现了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