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34
临江仙(用韵和韩求仁南都留别)
作者:晁补之 〔宋代〕
曾唱牡丹留客饮,明年何处相逢。
忽惊鹊起落悟桐。
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
莫叹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晓犹同。
此身应以去来鸿。
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
全诗翻译:
曾经唱着牡丹的曲子,邀请朋友共饮,明年我们在何处再相聚呢?
突然被惊起的喜鹊,让我悟到了人生的无常。
绿荷上积蓄了多少遗憾,回头却已背对西风。
别再叹息今夜我身为客人,举杯未晓的酒仍然是相同的情意。
我的生命如同去来的鸿雁。
江湖的春水宽广无边,心中却思念着故乡的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子真,号放翁,宋代学者,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临江仙》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的“曾唱牡丹留客饮”描绘了一幅温馨的聚会场景,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隐含着对未来相逢的期待。接着“忽惊鹊起落悟桐”,诗人通过突如其来的鹊鸟,感悟到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预测,加深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对绿荷的“多少恨”描绘了内心的遗憾与愁苦,展现了人生中的离别与思念。
最后几句以“莫叹今宵身是客”回应前面的感慨,诗人劝诫自己与友人莫要因身处他乡而感到悲伤,尽管身为客人,举杯共饮的情谊依然存在。整首词在情感上由浓转淡,由愁转乐,最终以“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结束,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曾唱牡丹留客饮”中“牡丹”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富贵与美丽
C. 思念
“莫叹今宵身是客”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不要悲伤
B. 要饮酒
C. 要回家
诗中的“绿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遗憾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