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7:43
自吾暨阳居,已见月四周。
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
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
子今用力薄,暮齿将何收。
自从我住在暨阳,已经见到月亮四次轮回。
岁月的流逝不由我掌控,寒来暑往转瞬即逝。
老了又有什么好叹息的?活着却也可以感到羞愧。
你如今力量微薄,年老之后又能得到什么呢?
本诗的背景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末期的反思。古人常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说法,表达人生短暂与珍惜眼前的理念。
王令,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其诗作流传,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产生于诗人晚年,面对人生的无常和自己的衰老,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开篇提到的“月四周”,既是时间的流转,也是人生的轮回,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于岁月的敏感与感慨。接着“流年不我谋”一语,传达出岁月无情的感受,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莫要在时光流逝中迷失自我。老年的反思在“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中得到了升华,诗人认为即使生命已近尾声,仍然要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而不应当满足于苟且偷生。最后一句“子今用力薄”则是对年轻一代的期望,诗人希望后辈能够努力奋斗,争取更好的未来。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强调了珍惜时光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对比王令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珍惜时光的重要性,但王令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