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29
寄束伯仁
作者: 王令 〔宋代〕
身逐南舟去不回,
匡庐留滞得徘徊。
峰头夜宿平看斗,
岩下朝阴府听雷。
西顾波涛浮日月,
东归天地入尘埃。
何时得遂幽栖志,
常把韦编静处开。
我乘着南方的小船离去,再也不回来,
在匡庐山上滞留,心中感到徘徊不定。
在山峰之顶夜宿,平视星斗,
在岩石之下的清晨,静听雷声。
向西望去,波涛汹涌,日月浮动,
向东归去,天地间一片尘埃。
何时才能实现我那隐居的志向,
常常在静谧的地方翻阅韦编的书籍。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纯,号白石,宋代诗人。在诗歌上,他崇尚自然、隐逸的生活,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王令此诗写于他游历匡庐山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寄束伯仁》是一首具有浓郁自然情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身逐南舟去不回”引入,诗人以南船为象征,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生活的怀念。接着,他在匡庐山上徘徊,心中充满了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诗中通过“峰头夜宿平看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远孤寂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星空的遐想。而“岩下朝阴府听雷”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西顾波涛浮日月,东归天地入尘埃”传递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最后以“何时得遂幽栖志”收尾,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期盼交织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宁静、孤独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身逐南舟去不回”意思是:
A. 诗人去南方不再回头
B. 诗人回忆南方
C. 诗人等待南船
“峰头夜宿平看斗”中的“斗”指的是:
A. 星斗
B. 战斗
C. 斗争
诗人向往的生活是:
A. 纷扰的城市生活
B. 隐居的宁静生活
C. 追名逐利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