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27
千里书来春色明,江南江北动离情。
别时折尽桥边柳,又见条条叶叶生。
千里之外的书信传来,春光明媚,江南江北都充满了离愁别绪。
告别时折断了桥边的柳枝,如今又看到柳树上新生的嫩叶。
柳树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尤其在春天,柳条柔软而富有生命力,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祝福。折柳送别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诗十九首》等古代诗作。
蕴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季,诗人收到远方友人的信,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与离别的情感,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寄顾卓》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绪。开头的“千里书来春色明”传达了春天的明朗和温暖,书信的到来仿佛将远方的春光带到了眼前,令人心生愉悦。同时,诗中提到的“江南江北动离情”,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更广泛的层面,表现了普遍的人类情感——离愁别绪。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离别时折柳的情景,柳枝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离别相连,“别时折尽桥边柳”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而“又见条条叶叶生”则是对新生的希冀,尽管离别带来了悲伤,但生命的延续和春天的再来让人感到欣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重。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重聚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蕴端
c) 杜甫
d) 白居易
“千里书来春色明”中的“春色”指的是什么?
a) 夏天的气息
b) 秋天的落叶
c) 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d) 冬天的寒冷
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离别
c) 战斗
d) 快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