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顾卓

《寄顾卓》

时间: 2025-04-26 22:26:27

诗句

千里书来春色明,江南江北动离情。

别时折尽桥边柳,又见条条叶叶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27

原文展示:

千里书来春色明,江南江北动离情。
别时折尽桥边柳,又见条条叶叶生。

白话文翻译:

千里之外的书信传来,春光明媚,江南江北都充满了离愁别绪。
告别时折断了桥边的柳枝,如今又看到柳树上新生的嫩叶。

注释:

  • 千里书:指远方寄来的信件,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思念。
  • 春色明:春天的景色明亮,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江南江北:指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域,表达思念之情的普遍性。
  • 别时折尽:告别时把柳枝折尽,表现了对离别的伤感。
  • 条条叶叶生:柳树上新长出的嫩叶,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典故解析:

柳树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尤其在春天,柳条柔软而富有生命力,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祝福。折柳送别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诗十九首》等古代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蕴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季,诗人收到远方友人的信,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与离别的情感,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寄顾卓》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绪。开头的“千里书来春色明”传达了春天的明朗和温暖,书信的到来仿佛将远方的春光带到了眼前,令人心生愉悦。同时,诗中提到的“江南江北动离情”,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更广泛的层面,表现了普遍的人类情感——离愁别绪。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离别时折柳的情景,柳枝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离别相连,“别时折尽桥边柳”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而“又见条条叶叶生”则是对新生的希冀,尽管离别带来了悲伤,但生命的延续和春天的再来让人感到欣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里书来春色明:远方的信件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心与心的联系。
  2. 江南江北动离情:无论身处何地,离别的情愫在心中泛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3. 别时折尽桥边柳:在离别时折柳,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4. 又见条条叶叶生:柳树重新发芽,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南江北”与“别时折尽”,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春色与离情相连接,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重聚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离别与思念。
  •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
  • 书信:象征情感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蕴端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千里书来春色明”中的“春色”指的是什么? a) 夏天的气息
    b) 秋天的落叶
    c) 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d) 冬天的寒冷

  3. 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离别
    c) 战斗
    d) 快乐

答案

  1. b) 蕴端
  2. c) 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 b)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家庭的牵挂,情感更为沉重。
  • 《送别》:通过送别的场景,表现了离别的愁苦与对未来的祝福,情感与本诗相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三良诗 赠丁翼诗 赠丁仪王粲诗 赠王粲诗 赠丁仪诗 赠徐干诗 朔风诗 其一 灵芝篇 种葛篇 飞龙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所结尾的成语 鹿竹 示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尽瘁事国 耳刀旁的字 怪才 包含渺的词语有哪些 金吾不禁 白头帖子 懊悔无及 腹背夹攻 寸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新结尾的成语 抽演微言 貌是心非 环境背景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