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周孚与高伯庸同游王氏庵归而闾丘仲诗至因次

《周孚与高伯庸同游王氏庵归而闾丘仲诗至因次》

时间: 2025-05-07 23:13:56

诗句

寂寞城西寺,重来已素秋。

未霜芳草合,欲雨暮云稠。

浊酒羸方戒,新诗困复休。

翻然会心处,烟径有归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3:56

原文展示:

寂寞城西寺,重来已素秋。
未霜芳草合,欲雨暮云稠。
浊酒羸方戒,新诗困复休。
翻然会心处,烟径有归牛。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城西寺庙,重游时已是素秋。
尚未结霜的芳草依旧生长,想下雨时暮色的云层厚重。
喝着浊酒,身心疲惫,不愿再继续写诗。
忽然在心中有所领悟,烟雾缭绕的小路上有归来的牛。

注释:

  1. 寂寞:指孤独、冷清。
  2. 重来:再次来到。
  3. 素秋:清幽的秋天。
  4. 未霜:尚未结霜。
  5. 芳草合:芳草依然茂盛。
  6. 欲雨:即将下雨。
  7. 浊酒:指劣质的酒。
  8. 羸方戒:形容身体疲惫。
  9. 新诗:指新创作的诗歌。
  10. 烟径:指被烟雾笼罩的小径。
  11. 归牛:归来的牛,象征着归乡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琰,号斋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甚密,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其独特的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重游城西寺,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反映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极具深度,董嗣杲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思考的情感。开篇以“寂寞城西寺”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冲击。接着,诗人通过“未霜芳草合,欲雨暮云稠”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芳草依然生长,虽是秋季,却显现出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韵味。

在情感上,诗人用“浊酒羸方戒”表达了自己的疲惫感,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而“翻然会心处”则是诗人自我觉醒的瞬间,烟雾缭绕的小径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归来的牛则暗含着归属感和宁静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索,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哲学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寞城西寺: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寺庙场景,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2. 重来已素秋:重游此地,已是秋天,时间的流逝带来了一种淡淡的伤感。
  3. 未霜芳草合:秋草尚未凋零,生机依旧,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4. 欲雨暮云稠:暮色中,厚重的云层暗示着即将来临的雨,象征着变化和不确定性。
  5. 浊酒羸方戒:饮酒消愁,然而身体疲惫,内心的挣扎显而易见。
  6. 新诗困复休:创作新诗的困难让人感到无奈,表现出对创作的疲惫感。
  7. 翻然会心处:在某个瞬间,内心突然领悟,象征着思维的转变。
  8. 烟径有归牛:小路上归来的牛,象征着归属和宁静,暗含着生活的安定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烟径”暗示了人生的曲折与不易。
  • 拟人:将“牛”赋予了归来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反思,揭示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城西寺: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2. 芳草:生命的顽强,象征希望与美好。
  3. 暮云:暗示着变化与不安,象征时间的流逝。
  4. 浊酒:消愁的方式,象征着世俗生活的困扰。
  5. 烟径:人生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复杂。
  6. 归牛:宁静与归属,象征着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寂寞城西寺”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 D. 兴奋
  2. “欲雨暮云稠”中的“暮云”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希望
    • C. 不安与变化
    • D. 平静
  3. 诗人通过“烟径有归牛”想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B. 对城市生活的不满
    • C. 对归属感的渴望
    • D. 对远方的思念

答案:

  1. B. 孤独
  2. C. 不安与变化
  3. C. 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王维《鹿柴》
  3.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以自然为题材,描绘宁静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春望》:在艰难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赏析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皇庙 竹枝歌 其一 凤州歌 其二 答徐雪江 好事近 浙江楼闻笛 关山月 昝相公送锦被 忆秦娥 其五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牛襟裾 革字旁的字 誓禁 活泼天机 衣字旁的字 寠人 蒸作铺 管蠡窥测 德輶如毛 力分势弱 边画 昏钞 民开头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