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09
绿竹映芳渚,竹里谁家女?
手攀竹上枝,咄咄时自语。
高楼临通津,朝暮阅行人。
芳颜易老妾未售,不是知心肯托身?
在青翠的竹林映衬下,碧水荡漾,竹子里住着哪家的姑娘?
她轻轻攀着竹子上的枝条,偶尔自言自语。
高楼临近渡口,朝夕之间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美丽的容颜容易衰老,而我这个女子未曾出嫁,难道不是因为没有那个知心人愿意和我托付终身?
本诗通过描写竹林中的女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与现实的矛盾。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女子在此象征着美丽与无奈。
作者介绍:戚继光(1528年-1588年),明代著名军事家和抗倭名将,平生致力于保卫国家,曾多次镇压倭贼。在军事成就之外,戚继光也有一定的文学造诣。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流畅,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戚继光的晚年,正值他在抗倭战争后期,经历了生死考验,心中对生活与爱情的思考愈发深刻。诗中的女子形象,反映了当时对女性情感的探讨。
《述竹间妇》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竹林中女子的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全诗以“绿竹映芳渚”开篇,营造出一幅自然清新的画面,竹林和水边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女子自言自语的细节,揭示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高楼与行人的描写,则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孤独感,她虽身处繁华之中,却无法得到心灵的寄托。
诗的最后一句,深刻地反映了女子对命运的无奈,芳华易逝,渴望得到知心人的理解与支持,折射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体而言,诗词以柔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戚继光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竹林中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绿竹”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青春与活力
C. 孤独
D. 繁华
“芳颜易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C. 对衰老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由的追求
诗中女子是在什么环境中自言自语的?
A. 高楼
B. 竹林
C. 渡口
D. 水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