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敡法师

《送敡法师》

时间: 2025-04-27 09:50:42

诗句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

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

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

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42

送敡法师

作者: 贾岛 〔唐代〕

原文展示: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
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
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
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白话文翻译:

整年没有见面,如今严冬才刚刚过去。
孤烟缭绕在寒冷的树上,高高的雪映衬着夕阳下的山。
瀑布旁的寺庙应该快到了,牡丹园里却显得非常冷清。
南朝的遗迹依然在,这次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度岁: 过了一年。
  • 出关: 指冬天结束,春天来临,像是越过了山关。
  • 孤烟: 孤独的烟雾。
  • 寒色树: 形容寒冷的树木。
  • 高雪: 高山上覆盖着的白雪。
  • 夕阳: 傍晚的太阳。
  • 瀑布寺: 指瀑布旁边的寺庙。
  • 牡丹房: 牡丹花的园子。
  • 南朝遗迹: 指南朝时期留下的遗迹。

典故解析:

  • “南朝遗迹”: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化繁荣。这句中提及的遗迹可能指代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潜溪,唐代诗人,因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而著称,尤其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见长。他的诗歌常常富含哲理和自然景观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贾岛与敡法师分别后的相送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诗中描绘的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送敡法师》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首联“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苦楚,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紧接着的“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通过对比冬日的荒凉与夕阳的温暖,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孤寂,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中间两联“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则描绘了即将到达的寺庙与冷清的牡丹园,前者象征着希望与宁静,后者则暗示着离别后冷清的生活状态,增强了情感上的对比与张力。最后一句“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再次将目光转向历史,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渴望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整首诗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展现了贾岛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度岁不相见: 表达了长时间未见友人的感伤。
  2. 严冬始出关: 冬天刚刚过去,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3. 孤烟寒色树: 描绘寒冷的环境,反映孤独的心情。
  4. 高雪夕阳山: 突出自然美景,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5. 瀑布寺应到: 预示着即将抵达的宁静之地。
  6. 牡丹房甚闲: 牡丹园的冷清,隐喻着离别后的孤寂。
  7. 南朝遗迹在: 提及历史,表达对过去的追忆。
  8. 此去几时还: 对未来重聚的期盼与不确定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将冬天的结束比作出关,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变化。
  • 对仗: “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展现了对仗工整的美感。
  • 象征: 牡丹房的冷清象征着失去的温暖与友谊。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烟: 象征孤独与思念。
  • 寒色树: 代表严酷的环境与内心的寂寞。
  • 高雪: 表达自然的纯洁与清冷。
  • 夕阳: 象征温暖与希望。
  • 瀑布寺: 象征宁静与心灵的寄托。
  • 牡丹: 代表美好与繁荣,但在冷清中显得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严冬始出关”是指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冬天的开始
    C. 春天的来临
    D. 夏天的到来

  2. “孤烟寒色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南朝遗迹”主要指什么? A. 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
    B. 一座寺庙
    C. 一片花园
    D. 一座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送元二使安西》 by 王维

诗词对比: 贾岛的《送敡法师》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贾岛的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而王维的诗则通过描写友人的志向与前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离别主题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贾岛研究》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其一 春恨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落花 虞美人 虞美人 听王铁锤先生以埙演奏《楚歌》 虞美人 虞美人 丁丑中秋月蚀 虞美人 其三 送镇晖 虞美人 天竹 虞美人 庚辰中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戈字旁的字 老开头的成语 津气 了然无闻 方字旁的字 社会主义 鸡头肉 展转反侧 尣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姨儿 辵字旁的字 捱延 黄天焦日 安邦定国 截辕杜辔 疮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