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9:36
酬太常晁丞见寄
王禹偁
当年布素定交情,
恨不同为出谷莺。
犹作三丞君最屈,
遍寻两制我知荣。
湮沉莫厌青衫在,
彼此俱嗟白发生。
重入玉堂非所望,
汶阳田好欲归耕。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太常晁丞之间的深厚情谊,虽然我们在年轻时就已定下了深厚的交情,但我却遗憾我们未能如同出谷的黄莺般自由相聚。晁丞作为三丞之一,地位显赫,而我却只能在两种制度之间徘徊,了解其中的荣辱。虽然我身处沉淀的境地,但仍不觉得厌倦这身青衫。我们都感叹着白发的到来。重返那玉堂之中并非我的期望,反而是渴望回到汶阳的田间耕作。
王禹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生于1070年,卒于1130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写于王禹偁与晁丞的交往之际,反映了王禹偁在官场的失意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重入玉堂”暗示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酬太常晁丞见寄》是一首深情厚谊的诗作,通过对比,体现了作者的失落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通过“当年布素定交情”写友情的坚定,接着用“恨不同为出谷莺”表达了对相聚无望的惋惜,展现了心中那份难言的孤独与失落。接下来的两句“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名利的冷淡,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联“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归隐田园、远离官场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从对友情的珍视到对名利的淡然,体现了王禹偁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官场的无奈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王禹偁的理想与追求,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宁愿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也不愿被名利所累。
诗中提到的“布素”指的是什么?
诗中“出谷莺”比喻什么?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