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9:35
杨君江左士,文律何飘飘。
人言未冠时,作赋凌洞箫。
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
轗轲位不进,陶潜还折腰。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兴妖。
官小力不支,奔窜避枪刀。
朝廷责守土,黜入县佐僚。
昨朝写孙愤,遗我有客谣。
伊予亦左迁,讽之心无憀。
人生一世间,否泰安可逃。
姑问道何如,未必论卑高。
自古富贵者,撩乱如藜蒿。
德业苟无取,未死名已消。
岂期颜子渊,不朽在一瓢。
推此任穷达,其乐方陶陶。
达则为鵾鹏,穷则为鹪鹩。
垂天与巢林,识分皆逍遥。
杨君是江左的士人,文采风流,气韵飘逸。
有人说他在未成年时,就写出了超过洞箫的赋作。
在南方的科举中,他名列前茅,前往东朝应试。
然而他的仕途却不顺,陶渊明也曾屈膝低头。
担任地方官职的他,前往蜀地,忽然遭遇妖风。
小官职让他无力承担,逃避战火与刀枪。
朝廷要求他守土,结果被贬为县佐官员。
昨天写下了对孙权的愤懑,留给我的是一首客谣。
我也被左迁,对此心中无怨无悔。
人生在世,荣华富贵是否能逃避呢?
姑且问问道理如何,未必要论高低卑贱。
自古以来富贵者,生活总是如藜蒿般纷扰。
德行与事业若无所求,名声早已消逝。
岂能期望颜渊,名垂千古只在一瓢之中。
对待命运任其穷达,其乐便在其中。
得志则如鵾鹏,失意则如鹪鹩。
在天际与巢林中,明白自己皆可逍遥。
作者介绍:王禹偁,字季子,号白云,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禹偁遭遇贬谪后,表达他对仕途失意的沉思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在朝廷中的困境。
《酬杨遂》通过对杨遂的赞美与自身的映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情感复杂而真挚。开篇便以“文律何飘飘”引出对杨遂才华的赞美,接着则将自己的遭遇与之对比,表现出一种对比之美。诗中提到“宰邑向蜀道,萑蒲忽兴妖”,这一句既暗示了政治的复杂和艰难,也象征着人生道路的不可预知。
王禹偁在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尽管遭遇贬谪,他依然认为“达则为鵾鹏,穷则为鹪鹩”,显示出他对命运的从容与乐观。诗的后半部分,提出了人生的哲理,强调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遭遇困境时,保持乐观态度的智慧。王禹偁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反思自己的命运,最终得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显示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深刻哲理。
诗词测试:
王禹偁在诗中提到的“陶潜”是指谁?
诗中“达则为鵾鹏,穷则为鹪鹩”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