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04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灯月交光,笙簧递响。繁华依旧升平样。心期休卜紫姑神,文章曾照青藜杖。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暂还南国同邀赏。明年侍辇向端门,却瞻日表青霄上。
在灯光和月色交辉的夜晚,笙乐声此起彼伏,繁华的景象依然如旧,国家安宁繁盛。心中期盼不再向紫姑神卜卦,往昔的文章光辉照耀着青藜杖。歌声在梁尘中飘落,酒杯在波浪中摇晃。暂时还希望在南国共享欢宴。明年将侍奉皇帝出入端门,却只愿仰望高空的日头。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词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盛世背景下,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往昔的追忆。
《踏莎行》是一首描写夜晚美丽景象的词作,开篇即以“灯月交光”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富有生机的夜色,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繁华的场景。接着,词人通过“笙簧递响”进一步渲染了氛围,音乐声和灯光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好与安宁。
词中提到的“心期休卜紫姑神”,透出一种对命运的淡然与自信,词人不再依赖神明的指引,而是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创作与才华。这种思想在“文章曾照青藜杖”中得到了体现,表明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与骄傲。
在表达对生活的享受时,“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描绘了欢聚的场景,酒与歌的交融,展现出人们在繁华安宁中欢庆的状态。此外,词人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明年侍辇向端门”,表达了对未来官场生涯的向往与憧憬,却又不忘仰望高空日头,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比、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当下生活的赞美,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情感积极向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姑神”是什么象征?
填空题: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与热爱,以及对未来的与追求。 答案:向往,期待
判断题:诗中“歌落梁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正确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