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29
探春令(刘伯玉生辰)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东风初到,小梅枝上,又惊春近。
料天台不比,人间日月,桃萼红英晕。
刘郎浪迹凭谁问。
莫因诗瘦损。
怕桑田变海,仙源重返,老大无人认。
春天的东风刚刚到来,小梅树上已经绽放出了花朵,惊醒了即将来临的春天。
想必天台山的美景无法与人间的日月相比,那桃花与梅花的红色花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
刘郎的浪迹天涯,谁又来询问他的去处呢?
不要因为诗歌的内容过于简单而感到遗憾。
我害怕桑田变成大海,仙境再度出现,但年老时无人能够认得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桑田变海”出自《庄子》,形容事物的变化无常;“仙源重返”则暗指追求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为刘伯玉的生辰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承载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探春令(刘伯玉生辰)》是一首富有春意的词作,诗人在开篇以“东风初到”引入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小梅枝上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新生与希望。诗中通过“天台不比,人间日月”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人间繁华的深刻感悟。
接着,诗人提到“刘郎浪迹凭谁问”,这不仅是对刘伯玉的关心,也反映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无奈。诗人在这里用“莫因诗瘦损”自我安慰,强调了诗歌的内涵并非单纯的华丽,而是寄托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最后两句提到“怕桑田变海,仙源重返”,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种情感在整个词中反复出现,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逐句解析
东风初到,小梅枝上,又惊春近。
料天台不比,人间日月,桃萼红英晕。
刘郎浪迹凭谁问。
莫因诗瘦损。
怕桑田变海,仙源重返,老大无人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风初到”中的“东风”指什么?
A. 秋风
B. 春风
C. 冬风
D. 夏风
“桑田变海”在诗中寓意什么?
A. 事物的稳定
B. 事物的变化无常
C. 生活的美好
D. 诗歌的华丽
诗中提到的“刘郎”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刘伯玉
C. 朋友
D. 无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